孫剛:每天大漲股真沒法下手
從2019年1月的2440點開始,滬指的做多走勢呈現規律性,從低點開始,一般的做多周期就是5個月左右。
比如2440點以后的高點,實際上是發生在第4個月,而2020年3月份的低點所對稱的高點發生在2020年7月,剛好5個月。以這樣的視野去做統計,會發現2021年7月的3312點的底也只維持了5個月,而所有下跌途中的反彈,比如2022年4月份的2863點反彈到第3個月就結束了,時間最長的一次是2022年10月的2885點,反彈了8個月,實際上把這兩次平均一下,剛好也是5個月。
本次2635點的反彈,反彈到4個月,這種情形的發生,如果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或者2000年的初期,我們會用技術分析的方法來研究,比如它不符合日周期的螺旋歷法,但是現在的情景下,這種規律性上升周期的結束,實際上跟量化的做多周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當市場的規律沒有被打破之前,市場做多周期的結束,只能遵循以上的規律,因為整個市場是缺乏增量資金的,當多空雙方有一方開始發力的時候,市場總是傾向于優勢的一方。從整個市場的大周期來看,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整個市場的局面的扭轉,但是無論怎樣的調整,你得承認2440點是不可以跌破的,這個是牛市的起點,在這個基礎上去談論市場才是正常的思維,非崩盤的思維。
所以,市場非常主動地選擇三種個股:第一類就是以長江電力和中國神華為代表的,市場的主流資金可能還是覺得這類個股相對更安全,當它們加速上漲的時候,風險才會真正的來臨。第二類就是那些低于1元面值、然后大幅反彈的個股,一般人真的做不好。第三類就是各種各樣的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所謂“科特估”的股票,真正漲得好的其實是當中的概念股,而不是真正具備科技含量的個股。
市場每天也保持著很多個股的大幅上漲,但是打開F10看看這些個股的資料,絕大部分個股,真的是沒法下手。
所以,一方面市場開始討論長江電力何時見頂;另一方面又處于糾結當中。就短期而言,維護2920點其實就是維護2900點,因為滬指周線已經7連陰。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