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港股全面修復 A股水漲船高
本周A股震蕩中緩步攀升,各指數基本創出反彈新高,但大部分投資者會發現,個股要跑贏指數似乎有點難。
節前的兩大主線是高股息與科技,基本都在震蕩調整,賺錢效應有限,剩余的軍工、化工、消費、地產、海運等都是冷門熱點,大部分投資者很難跟上,而電新行業雖然是基金重倉股,但分歧很大。總之,大部分投資者會發現市場似乎不錯,但賺錢遠比3月要難。
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本輪行情的主陣地不在A股,我們是托了港股的福,水漲船高而已。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港股市場,會看到一個更有邏輯、更全面的上漲態勢。從今年2月以來,港股就全面表現得強于A股,我們流動性崩塌時,港股表現得很強硬,從3月開始,港股各大板塊就紛紛走強。
我們可以簡單把港股權重三分化:互聯網、金融和地產。互聯網板塊在經歷了三年調整后,去年底開始,業績有企穩回升態勢,疊加大比例的回購措施,互聯網公司股價紛紛出現大幅回升。金融屬于高股息范疇,3月后A股南下資金紛紛搶籌,可以看作是A股高股息板塊的外溢或延伸,近期A股高股息板塊的調整與H股的相對強勢,表明資金南下的態勢仍很明顯。最后是持續羸弱的地產,從4月底開始,由于各地政策頻出,地產股有超跌反彈態勢,雖然對行業發展分歧依然很大,但外資態度明顯有所回暖。
上述三大行業的逐級回升,輕松帶動了港股市場的全面回暖。本輪港股調整至今歷時36個月,估值平均市凈率破1倍,市盈率破10倍,都屬于歷史絕對低位,美元降息在即,亞洲其他貨幣不穩,此時港股的估值洼地效應終于顯現,便宜終究是投資的大前提,資金逐利,伺機而動,此時萬事俱備,港股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資金的聚集地。
作為與港股關聯較深的A股,當然水漲船高。不過估值上我們的優勢要小很多,同時本輪增量北上資金更多以全球視野關注A股,對核心資產更感興趣,這與我們本土偏愛科技題材有所不同。因此港股先修復,我們后獲利,也就名正言順了,耐心一些,相信水往低處流,中國資產正在全面受追捧。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