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將逐步回歸業績主導
市場短期調整或不改中期修復趨勢,注意觀察企穩止跌信號,調整優化持倉,題材股或因事件催化仍有表現機會,但越靠近財報披露日,或需要更加重視業績兌現風險,而市場也將逐步回歸業績主導的行情特征。
本周市場在上一周沖高回落的走勢后,延續了震蕩下跌,但下探過程中成交量逐步萎縮并嘗試企穩反彈,表明市場抗跌心理仍然較強,在尋得支撐后有望重啟修復行情。
周四申萬一級行業多數下跌,傳媒、計算機、通信及電子板塊跌幅居前,資金獲利回吐或是TMT板塊集體走低的主要因素,家電、銀行、有色板塊漲幅居前,紅利板塊疊加基本面瑕疵較少或是相關板塊上漲的驅動邏輯。
滬指險守3000點,但仍位于5日和10日均線下方,或將測試半年線的支撐力度,其它技術指標有止空翻多跡象,不過是否可以延續修復仍待觀察;創業板指面臨同樣走勢,1800點關口也只是險守,下跌形態并未結束,等待更為明確的支撐信號。其它寬基指數走勢大同小異,除少部分權重指數如上證50指數較為抗跌外,其余指數均轉為下跌走勢,至于當前為下跌中繼還是上漲過程中的階段性休整,依賴于基本面的判斷和驗證,整體傾向于階段性休整的概率較大,因此,在指數出現止跌跡象后,或是較好的入場時機。
連續的反彈遇阻后,市場以下跌調整作為優先的走勢,不過市場在下跌過程中并未表現出恐慌的跡象,反而呈現出一定的抗跌式調整,表明市場整體偏好相比于節前確有不小的改善。基于此,我們認為,在政策環境已然逆轉和經濟仍處在周期性修復的背景下,市場下行的空間理當不會太大。
后市來看,海外投資者對國內的政策和經濟預期已有較大程度的改觀,市場的下跌不能歸咎于外資的悲觀流出,而更多是基于內地資金的倉位調整。
引致市場分歧的核心仍在于國內經濟尤其是內需復蘇的節奏。包括房地產銷售數據持續低于市場預期,呈現低迷不振的態勢,而國常會重提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后續相關政策或仍有松綁空間。另一項是1至2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7%,超出了市場的預期,不過利潤總額同比增速相比去年12月明顯回落6.6個百分點至10.2%,且剔除基數效應后,兩年平均復合增速為-7.8%,明顯低于預期。因此從這兩個維度看,全年經濟復蘇的節奏或不會太快,幅度上也不會太高,但整體預期方向仍是積極的。
投資策略上,市場短期調整或不改中期修復趨勢,注意觀察企穩止跌信號,調整優化持倉,題材股或因事件催化仍有表現機會,但越靠近財報披露日,或需要更加重視業績兌現風險,而市場也將逐步回歸業績主導的行情特征。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