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ETF指數投資時代正式到來
“投資者不相信基金經理,情愿自己投資指數”。相信未來大量投資者會習慣投資50、300、500指數乃至科創板、創業板ETF……
本周華泰柏瑞300ETF的規模突破2000億元,創下歷史記錄,同時大量A50ETF上市,獲得機構大額認購。
ETF——交易型股票開放式基金,獲得股神巴菲特的極力推薦,認為遠遠優于大部分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如果說2019年后的小牛市開啟了銀行端理財向股市權益基金的轉移之路,那么現在經過了權益基金過山車式的業績波動后,大量基民正在用實際行動向ETF靠攏,一句話,“投資者不相信基金經理,情愿自己投資指數”。而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必然趨勢,也是一種好的趨勢。
關于ETF有很多解讀,但我總結來看,大致就是三點:第一,雖然它是主動管理,但其實是面對不同指數的被動基金投資產品,可以看做一個個不同指數的跟蹤器,長期來看風險小于個股,收益更平滑;第二,場內交易為主,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買賣不同的ETF,簡單方便;第三,交易費率很低,從長期來看省了不少錢。以上三點是ETF的重要特征,也是便于投資者,特別是長期理財型投資者投入的重要優勢。
從海外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從內幕交易到莊股橫行,從明星基金經理到衍生品泛濫,再到ETF為主的基金產品盛行,最終投資者的選擇是把錢放在自己手中,然后跟蹤看好的指數做長線投資,這樣既解決了信任問題,又解決了投資需求。
ETF時代終于還是來到了A股,相信未來大量投資者會習慣投資50、300、500指數乃至科創板、創業板ETF,享受時代的紅利、龍頭企業的穩重。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編輯:newshoo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