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市場或回歸到由基本面主導
隨著指數的持續下探,交易層面的風險正在釋放,雪球產品集中敲入和兩融平倉的風險均處于兌現過程中,待相關交易風險出清,市場或回歸到由基本面主導。
本周,市場一改前一周的反彈走勢,轉而持續震蕩下挫,中小成長風格的雙創指數及北證50指數跌幅較深,滬指相對抗跌,未觸及前低,創業板指則再創此輪調整的新低,隨著臨近雪球集中敲入價位,中證1000及中證500指數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不過也意味著交易風險和情緒風險得到了進一步的釋放。
申萬一級行業悉數下跌,滬指再度擊穿2800點,重回2770點,均線空頭明確,等待企穩回升,創業板指在連續下探跌破1600點后嘗試企穩,但反彈所遇阻力并不小,所以總體來看,兩市在經歷接二連三的調整后開始表現出抗跌跡象,不過受制于悲觀情緒的壓制,企穩修復不會一蹴而就。
盡管近期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接連不斷,政策托底決心較為強烈,但市場在短暫的反彈后便重回風險釋放走勢,這是市場對相關政策預期的平淡存在慣性以及部分交易層面的風險尚未完全出清而引發的連鎖反應,加之國內經濟數據并無明顯起色、海外產業政策及流動性預期層面的擾動,市場再度展開了調整。
后市來看,近期國內經濟恢復斜率呈小幅改善趨勢,但整體仍處于偏弱區間。1月份制造業PMI為49.2%,環比前值49.0%回升0.2個點,表現略好于季節性,但仍處于收縮區間。而從1月份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來看,相比2023年12月環比下行幅度高于季節性,同比上也弱于去年,反映居民預期仍待改善。在此之前公布的工業企業經營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同比為-2.3%,相比2022年的-4.0%有所改善,但連續兩年的負增長顯示企業端盈利狀況尚未明顯改善。綜合來看,盡管當前國內經濟仍處于弱復蘇的進程中,但盈利端邊際改善的趨勢猶在。當前政策協同聯動的特征明顯,在針對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這兩大影響社會預期的關鍵變量上接連發力,資本市場優化融券機制提高做空成本,地產方面圍繞核心一二線城市陸續實施放松限購等舉措,且住建部賦予各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這些政策的累積效應將逐步釋放。而近期海外的邊際變化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擾動,但A股市場的癥結仍在于國內政策和經濟預期層面。
隨著指數的持續下探,交易層面的風險正在釋放,雪球產品集中敲入和兩融平倉的風險均處于兌現過程中,待相關交易風險出清,市場或回歸到由基本面主導。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