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滬指尚未脫離箱體結構
滬指9月22日到了3078點的低點以后創出了3132點的高點,過去兩周,市場始終在這個高低點上下波動,每一次盤中破3078點以后市場明顯跌不動,上3100點后也漲不動,所以滬市在過去兩周看起來跟前面差別不大。
其實如果這個時候去看其他的指數,比如深成指,這個指數在之前是一直弱于滬市的,但是這一次在滬市跌破3078點的時候,成指是沒有跌破對應的9月22日的低點9962點的,而是自己做了一個三角形,下周將對這個三角形進行選擇,如果往上,那么這個最弱的指數就已經止跌了,如果往下,那就繼續慢慢尋找底部。
看科創50(000688)會更加明顯地發現,自從9月22日最低859點以來,基本上是以一個上揚的態勢在前行,考慮到其月線結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復制當時創業板指的五浪結構跌完后的反轉走勢。雖然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復制也是非常可觀的行情。
就滬指本身而言,仍然是大箱體結構,并且在中軌附近反復掙扎,這個大箱體結構,靠市場本身的力量是沒有辦法上破和下破的,利好也就是鞏固這個箱體,而無力脫離這個箱體。市場現在依托其中軌3086點,也就是說在日線上每一次破3086點,在周線上基本會維護3086點收盤不失,所以,就指數而言也許不會更差。
但是,市場往往是這樣的,當你維持穩定結構的時候,要想有大行情,有牛市的發生,也是更加艱難的。通常大牛市發生前的下跌都是非常讓人難受的,牛市通常也出現在持續的下跌之后,穩定結構只能得到穩定結構的結果。
市場仍然遵循每周都有一個比較大的利好,公布利好的時機也從以往的周末逐漸提前到周四和周三晚間。其實市場一直就兩個方面——投資端和融資端,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利益、解決相關的矛盾,這是需要大智慧的,但是無論如何,當前情景下超募資金的行為不應該得到鼓勵,而應該有相關政策去限制,當前的新股競價發行政策從實踐結果來看也沒能給市場帶來更好的體驗。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