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保持理性 保持信心 保持耐心
本周公布的八月金融數據,整體好于前兩月,周中,央行降準,雖然幅度不大,但仍能看出政策在努力行進之中,不過整體市場依然羸弱,讓人提不起興趣來。
回顧過去一個多月,從7月24日會議時上證指數的3164點至今的3120點,中間各種利好消息不斷,但市場就是硬不起來,創業板更是節節敗退,市場底依然在探索之中。
從政策底到市場底,究竟還缺一些什么?市場的信心究竟如何才能凝聚?從表象來看,匯率偏弱,北上資金流出,題材持續性不佳,整體市場的盈利性不佳,參與者難以賺錢……但仔細想想,各行各業當下都很難,就業、出口、消費、投資樣樣數據都不如以前,此時如果股市獨立上漲,恐怕實在是獨木難支,也是無憑無據。
歷史上,每次經濟遇到困難時,往往都是投資拉動,政府花錢,“鐵公基”當道,各地灰蒙蒙的一片,發債、投資、開工、盈利、消費,一切的源頭是政府財政投入、赤字增加,雖然往往也會形成供給端的問題,造成一些后遺癥,但在當時效果往往立竿見影。
但此次,似乎我們更希望由企業端甚至居民端來解決困境,給政策、退稅、降息,希望民間自發形成加杠桿、加大投資,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當然如果這次能夠成功,其副作用也許會小于之前,但從當下來看,效果似乎很慢,甚至很微弱。
我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政策出臺,但如果政府端始終保持克制,恐怕經濟的復蘇仍需時日,而缺少了政府投資端的加碼,消費端能否恢復實在是難以預判。
而市場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至少在各大指數上是匹配當前經濟狀況的,因此未來如果財政加碼、投資發力,那么市場或將帶來較快的轉機,如2009年;如果此次政府端一直保持克制、更多政策偏于資本市場和消費端,那么市場的探底也許依然需要時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面對政策的不斷加碼,應保持理性,保持信心,更保持著耐心。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