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大盤或處于磨底階段
上周,三大指數全線下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周分別下跌1.8%、3.24%和3.11%,市場延續縮量,北向資金凈流出291億元,已連續10個交易日凈流出。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均跌超1%,滬指跌破3100點,兩市成交額僅6783億元。盤面上,環保、算力、燃氣、次新股等概念漲幅居前,證券、醫藥、機場航運、光伏等板塊跌幅較大。北向資金凈流出64億元,兩市個股漲少跌多。
磨底階段,耐心等待。正如上周所述,市場現處于利空集中釋放期,大盤處于磨底階段,面對調整無需悲觀,只需耐心等待。
“政策底”深入人心。資本市場方面,在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活躍資本市場”之后,上周五,證監會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市場關切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短期對市場最有利的則是兩條:一是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證券公司傭金費率,此外放松融資,允許加杠桿并降低融資利息;二是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放寬回購條件,同時,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對破發或破凈的上市公司適當限制其融資活動,從交易端和融資端提升了市場信心;房地產方面,央行針對LPR采取非對稱下調,1年期LPR較上月下降10個基點,而5年期維持不變,市場普遍預期,這是在為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做準備,房地產市場有望走向平穩。
“市場底”不斷夯實。21日,華夏、易方達、南方等14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旗下權益基金,合計金額超8億元;龍芯中科、精工科技、思科瑞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股份,展示公司對于未來發展的信心,增量資金不斷入場。
從政策底到市場底,投資者情緒的轉變需要時間,市場現正處于磨底階段,建議耐心持有等待。
板塊方面,重點關注兩大方面:一是可以繼續關注政策刺激下的主流熱點機會,布局大金融、房地產(家居家電)、大消費(高端白酒、黃金珠寶、商貿零售)、汽車產業鏈等復蘇線;二是低吸科技大年題材線,圍繞中報預告業績較好的半導體設備、AI算力和應用、數據要素及服務等板塊,博弈反彈機會。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