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宇:調整空間或相對有限
周三,滬深兩市出現全面調整,近3500多只股票下跌,成交額超過8500億元,小金屬板塊逆市領漲,電機跌幅居前,北向資金凈賣出40億元。
從盤中熱點看,有色金屬強勢,其中,中科磁業、銀河磁體獲得20cm漲停,龍磁科技、大地熊漲逾10%,云南鍺業、羅平鋅電、馳宏鋅鍺、中國稀土漲停,釩鈦股份、中金嶺南等漲逾6%;房地產板塊相對活躍,其中,金科股份3天2板,電子城漲停,財信發展、中迪投資、中南建設、城建發展、福星股份等跟漲。
整體看,滬深兩市全面調整,從技術走勢來看,滬指持續上漲后,短期將面臨半年線技術壓制,挑戰能力不足,退守20日均線附近,而市場情緒偏好也明顯下降。
受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消息的影響,市場擔心反制措施會進一步升級,當下市場中的小金屬與稀土板塊出現明顯放量上漲。與此同時,市場可能擔心國內優勢產業,如新能源車、風光儲等板塊受到關聯影響而出現走低。
從盤中看,熱點的退潮和輪動凸顯短期分歧,而市場的回撤也在于消化近期獲利盤和主力資金調倉,市場二次調整空間相對有限。
往后看,7月進入中報披露初始階段與宏觀政策待指引的窗口期,一方面,市場等待宏觀政策指引,政策強弱預期會在市場上有一定的預期定價,當然重點是觀察穩增長政策加碼及落實情況;而另一方面,從中報披露期來講,目前市場仍處于預期驅動向盈利驅動的過渡階段,隨著經濟周期或全面觸底,盈利彈性也會有所體現。
當然,以中報業績為錨,捕捉市場預喜的行業來講,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行業最為搶眼,分別有6家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電子和輕工制造行業分別有5家和4家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汽車、電力設備行業也有不錯表現,部分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增。與此同時,當下,數字經濟、航天航空、半導體、創新藥等科技成長是自主可控發展的重要領域,值得關注;同時,“中特估”主線股息率高、估值相對較低的央企國企依然具備修復空間。
(作者為中天證券資深投資顧問)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