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市場或維持震蕩波動格局
上周,三大指數在端午“節前效應”、央行LPR調降不及預期等因素的影響下連跌三天,創業板指跌2.56%,北向資金凈流出3.46億元,AI主線退潮。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均跌超1%。盤面上,電力、燃氣、貴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光伏等新能源賽道股沖高回落,ChatGPT、AIGC、傳媒等行業跌幅較大。北向資金凈流入21.17億元,兩市個股漲少跌多,共有925只個股上漲,超4000只個股下跌。
維持震蕩格局,等待主線修復。海外方面,假期內發生的兩大事件值得關注,一是俄羅斯內亂事件,雖然在一日內得以平息,但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加強,對投資者的情緒構成影響;二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今年再加息兩次將是適當的,鷹派表態使得大家轉降息的預期落空。此外,英國央行加息50個基點,大超市場預期,外圍股市紛紛下跌,人民幣匯率波動不斷加大,貶值壓力上升,現與美元匯率已突破7.2元大關。
國內來看,經濟方面,根據文旅部數據顯示,2023年端午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人均消費由2019年的418.38元降至351.98元,后續居民消費信心仍待恢復,繼續修復的空間仍存。政策方面,20日LPR利率下調10bp落地,本輪降息利好兌現,結合內外環境,預計本輪寬松政策尚未結束,后續7月底或將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仍可期待。微觀角度,二季度末,市場進入中報業績披露期,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有望對市場產生影響,同時機構資金面臨調倉換股,疊加節后資金回流,預計市場將維持震蕩波動格局,若人工智能主線得以修復,將帶動市場快速進入反彈,否則,市場將再次震蕩探底,進入混沌期,需等待新一輪熱點出現帶動指數上行。
板塊方面,建議關注兩大方面:一是布局分支線迎接業績,關注家電(高溫概念)、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方向)、食品飲料等順周期、低估值的板塊;二是仍舊關注 “人工智能”和“中特估”主線的修復機會,人工智能重點關注數據、游戲等方面的低位股票,尋求結構性機會,“中特估”則關注“央企改革重組+中特估”疊加概念股。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