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滬指休整后或重拾升勢
市場周初一度延續了滬強深弱的極致分化格局,伴隨滬指在金融、建筑等權重央國企板塊的拉升下創年內新高,創業板指則創下年內新低,但此后發生反轉,滬指震蕩走弱,權重板塊領銜下跌,中小盤成長股再度活躍,以及醫藥、新能源等部分標的企穩回升帶動創業板開始走強,成長風格出現短暫占優的情況,隨著大盤陷入調整,兩市成交量首次回歸萬億元水平以下。
申萬一級行業漲少跌多,汽車、煤炭及電力設備板塊漲幅居前,建筑裝飾、商貿零售及醫藥生物板塊跌幅居前。市場風格方面,周期及成長風格表現較佳,消費風格繼續領跌市場。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在觸及反彈新高3418點后快速回落至3300點附近,不過成交量也快速回落,顯示抗跌心理較強,且指數整體未脫離前期震蕩中樞,大概率在休整后重回攻勢。
兩市的極致分化行情在本周后幾個交易日得到了短暫平衡,持續的風格割裂對市場信心帶來一定擾動,且中特估相關行情的驅動因素在于估值拉升而非業績景氣或產業趨勢上行,勢必不會一蹴而就,而AIGC主線也出現明顯的分化,故而市場表現出缺乏主線下的低位補漲行情。
后市來看,海外政策層面近期無顯著變化,前期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一度引發市場擔憂,美國本周披露的4月通脹數據顯示,CPI回落至4.9%,核心CPI小幅回落至5.5%,再次堅定市場對美聯儲暫停加息的預期,但考慮到美國核心通脹仍極具韌性,美聯儲年內轉為直接降息的可能性現在來看依舊不高,不過隨著美國衰退風險的升溫,其流動性拐點或持續得到驗證,對我國流動性政策影響有限。
國內而言,近期接連出現銀行存款利率調降等政策,在降低銀行負債端壓力的同時,或為后期進一步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騰出政策空間。4月國內金融和物價數據相繼披露,均指向內需相對不足,社融及信貸數據同比仍為多增,但低于市場預期,融資需求進一步回落,尤其是居民部門信貸轉為負增,中長期貸款拖累較大,與地產銷售再度疲軟相印證,而物價數據CPI及PPI同比均繼續回落,且商品通脹下行明顯,一方面是去年基數相對較高,另一方面是耐用消費品價格下行拖累,而服務通脹則有所上行,反映出居民收入預期和消費意愿仍待提升。PPI同比回落明顯,生產資料尤其是上游資源品價格下降影響較大。
展望后期,國內經濟在低基數下或取得不錯的增長,但內需不足的問題亟待政策進一步發力,經濟偏弱運行雖不至于引發市場連續回調,不過若不能打破預期,或制約市場上行動能。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