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市場有望先抑后揚
三大指數震蕩整理,主題投資降溫。上周,A股三大指數震蕩整理,成交額仍維持高位,上周五受美國科技限制及二波疫情等消息面利空因素的影響,集體呈大陰線走勢。北向資金凈流入3億元,主題投資降溫,業績關注度上升。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震蕩走低,上證指數跌破3300點,創業板指跌近1.8%。盤面上,游戲、傳媒等板塊漲幅居前,半導體、酒店旅游等行業跌幅較大。北向資金凈流出38億元,個股漲少跌多。
“五一節前效應”凸顯,市場有望先抑后揚,調整趨穩。臨近“五一”假期,資金為提早應對不確定性,兌現需求使得“節前效應”從上周開始顯現,疊加4月底,資金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爆雷的擔憂不斷上升,以及二波疫情來臨的消息不斷發酵,最終市場選擇向下調整,以釋放風險。但正如上周所說,景氣度價值投資有較大的安全邊際,績優股走勢表現較為穩定。
中期來看,上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表明經濟恢復勢頭較好,后續仍有結構改善一定空間。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高于彭博社預測的4%,社零總額同比增長5.8%,消費拉動作用較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與上年持平,其中,基建投資增長8.8%,制造業投資增長7%,而房地產投資增長-5.8%,樓市投資尚未開啟正循環。
政策方面,月底將召開政治局會議,定調二季度的經濟發展目標及措施,有望對數據反映的民企投資、就業率、房地產開發等結構性問題進行部署,提前發力,推動解決相關問題。預期后續市場將在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支撐下、政治局會議定調的指引下,先抑后揚,重新震蕩企穩。建議做好倉位管理,多看少動,等待市場趨穩、主線明朗后再行參與。
板塊方面,一是持續關注低位績優股,布局休閑食品、啤酒等餐飲鏈、新能源汽車鏈、地產后周期家電鏈等業績具備確定性的行業;二是關注“中特估”行情,投資中字頭大型國企、央企等有業績支撐及“一帶一路”邏輯支撐的股票;三是考慮疫情、國際關系等消息發酵,關注中藥、醫療服務、軍工等回調較久的板塊。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