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相信市場會越來越好
近期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連續公布,從各項分類數據來看,經濟復蘇正在路上,而出口、消費乃至GDP都超出預期。
首先是出口,從預期負增長到15%的增速令人驚喜,雖然關于集裝箱數據的分歧依然不小,但看看與俄羅斯、中東地區的進出口數值,感覺可靠;其次是消費數據,餐飲、旅游,當然表現不錯,第三產業是復蘇的先鋒,而且逐月好轉的數據讓人感覺不錯;第三是發電數據,從2月的2.5%到3月的5%增長,這個數據讓人感覺安心;當然最后是GDP總額增長4.5%,也高于原先4%的預期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
此外,外資金融機構也紛紛調高了我們的全年預期值,6%、甚至6.5%的GDP增速都已經喊出來了,但與此同時,國內從機構到居民卻表現得冷熱不均,對于經濟復蘇的成色、擔憂、不理解充斥各方。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去調研一些我們重點關注的優質企業,總感覺從員工到管理層本身,都往往表現得比我們悲觀,這種現象經常發生,一直有些不理解。
有人說,這是文化造成的,東西方的文化造成了對于企業歸屬感的不同;也有人說,這就是視角造成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當然還有人認為這是不同群體、不同位置在企業、經濟中的角色決定的。
這很有趣,有點像近年的市場,指數在上漲,但階段性的結構性行情讓投資者感受完全不同,牛市這個詞,在很多人耳中成為了一種刺耳的諷刺。
回到當下的經濟,復蘇在路上,但就業、地產開工、基建數據仍不算好,進出口數據未來隨著歐美經濟波動也必然有回落,包括不同城市間的復蘇進程,冷熱不均都在所難免,但這些都不改復蘇的真實性,從疫情三年走來,很多家庭、很多打工者都不容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但我們必須相信,幾十萬億元的M2投放、各種扶持政策出臺,一切都會變好。
臨近“五一”,想帶家人出游,看到景點、機票被一搶而空;身邊的工地天天隆隆作響;去一些網紅餐廳,人滿為患……這些都將慢慢轉化為就業和數據,從一線到二線到三線,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至于市場,經歷了3300點的震蕩夯實后,相信會越來越好……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