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滬指仍處于均線多頭行情
兩市本周結束此前上攻走勢,選擇小幅盤整,科技題材周一大幅回撤后走向分化,部分AI應用主線繼續走出趨勢新高行情,而消費板塊因對食品飲料行業偏弱的市場預期而出現幅度不小的調整,醫藥相關板塊觸底回暖,市場賺錢效應集中在少數板塊中,結構性特征明顯。
申萬一級行業多數下跌,傳媒、石油石化及建筑裝飾板塊漲幅居前,中特估相關板塊有所異動。市場風格方面,穩定及金融風格小幅上漲,成長、消費及周期風格領跌。市場走勢方面,滬指短期轉為橫盤整理,3300點支撐比較穩固,整體仍處于均線多頭行情,短期或仍有調整可能,但后期在相關催化下或能夠向上突破震蕩區間,創業板指短期回歸下探走勢,可等待觸底企穩,科創50指數短期也處于見頂回落的下行通道中,同樣需要等待下方支撐。指數層面均處于上漲后的休整過程中,后期指數回暖可能伴隨著結構的切換。
隨著3月國內外數據的披露,市場的預期經歷了分歧較大的階段,再疊加主線題材AIGC相關板塊的回調,使得市場短期陷入了休整,往后看,市場對經濟復蘇的共識大概率逐步增強,有利于風險偏好的提振和對復蘇的進一步交易。
后市來看,近期國內披露了一些具有領先性的經濟數據,早前披露的通脹數據,包括CPI和PPI均出現了超預期的下滑,一度引起市場對經濟陷入通縮的擔憂,但結構上依然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復蘇趨勢,再往后,由于受到基數效應的影響,國內通脹可能依然會有下行的壓力,但不能等價于全面通縮。
結合3月社融數據的大超預期,居民信貸同比大幅改善貢獻了主要的增量,反映居民的信心有所回暖,不過可持續性證據依然不足,這也是市場對于當前國內經濟增長更看重環比而非同比的原因。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相對韌性的增長,對應基建和制造業仍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進入4月底,政治局會議即將召開,在經濟政策方面是否會重新校準是市場較為關心的對象,若釋放相對積極的信號,有望提前打破市場的僵局,步入業績和政策共振的局面,若無明顯的邊際變化,可能會拖長市場明確修復的時間,筆者傾向于認為,若內需持續不振,政策層面有望提供邊際上更為有力的支撐。
投資策略上,宏觀經濟及政策預期不夠明朗的狀態下,主題投資或仍有擴散行情,但交易結構過于擁擠是最大的風險,且短期進入了業績披露期,因此結合基本面的盈利情況和估值風險去布局滯漲或績優個股更為穩妥。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