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悲觀情緒集中釋放后或現反彈
三大指數連續回落,北向大幅流出。上周,受國內經濟數據反映復蘇強度不及預期,以及海外美聯儲加息引發風險事件等因素的影響,A股三大指數震蕩下行,出現連續回落,北向資金凈流出106億元,結構性行情明顯。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滬指漲超1%,創業板指震蕩收跌。盤面上,貴金屬、數字經濟等板塊漲幅居前,汽車整車、醫療服務等板塊跌幅較大,一帶一路相關股票、中字頭股票等表現亮眼。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27.7億元,兩市個股跌多漲少,共有2342只個股上漲。
悲觀情緒集中釋放后或現反彈。上周,三大指數連續陰跌,悲觀情緒得以集中釋放,主要的事件性原因有三:一是海外方面,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美聯儲鷹派加息再起,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隨后,美國硅谷銀行宣布破產,雖有監管兜底,儲戶可正常提取存款,但仍對市場的恐慌情緒造成影響;二是上周公布的CPI、PPI數據以及進出口數據,使得之前的“強復蘇”預期被證偽,消費者信心、內外部需求尚未完全修復;三是市場主線較為混亂,資金博弈加快行業輪動。
而經歷上周之后,利好因素逐步顯現,市場大幅調整的概率較低,有望迎來小幅反彈。從外部來看,硅谷銀行事件雖對市場情緒有所影響,但也會影響美聯儲自身加息的節奏,后續美聯儲加息有望放緩,對全球市場的流動性構成利好;從內部來看,經濟復蘇仍在繼續。首先,對于經濟復蘇的強弱,要摒棄短期宏觀數據快速兌現的心理預期,周末公布的社融數據,仍對強復蘇形成支撐,所以,一時一刻的數據并不能成為經濟復蘇節奏的判斷依據,更應該關注數據的趨勢性變化;其次,新領導班子下的穩增長政策力度延續,昨天上午,總理記者見面會發言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板塊方面,一是臨近年報及一季報公布期,關注業績超預期板塊,布局食品飲料、醫藥生物、新能源汽車鏈等業績具備確定性的行業;二是關注政策熱點,投資信創、芯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行業;三是投資高股息、高分紅的防御性板塊以對抗美聯儲加息的負面影響。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