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震蕩消化后有望再度上攻
本周初市場一改前一周的頹勢,出現大幅反彈,但后勁明顯不足,做多動能再度放緩,指數多次突破無果,并且滬指的走勢相對創業板指進一步分化,科技成長股因題材股炒作結束而回落,疊加賽道成長股相對低迷,整體表現一般。
市場風格方面,消費及成長表現墊底,金融和周期風格重拾升勢。申萬一級行業多數上漲,地產及基建鏈條復蘇預期向好帶動相關板塊上漲,消費類板塊資金獲利回吐有所下跌。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在收復3300點后再次失守,短期3300點仍有阻力,但可以明確的是,下方支撐相對強勁,預計在震蕩消化相關悲觀籌碼后,市場有望再度上攻。
當下市場因分歧難以彌合而呈現相對僵持的存量博弈狀態,板塊內部輪動較為激烈,在缺乏承接資金主線的背景下,市場合力的形成仍需等待。此外,盡管我們看到國內宏觀基本面處于復蘇節奏加速的情況,但市場依然對經濟復蘇的彈性存在一定疑慮,加之此前市場反彈幅度較大,估值修復大概率已告一段落,需要回歸業績端的驗證。此外,海外流動性收緊預期的短期擾動加強,對市場的修復趨勢也產生了一些沖擊。
后市來看,國內即將進入重要的宏觀政策觀察期,市場預期在兩會之后或將更為確定,從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標來看,消費成為今年擴內需的重要抓手,但經歷了較長時間資產負債損傷的居民能否將儲蓄有效轉化為消費,市場仍持分化觀點。
不過,從微觀視角來看,當前部分城市的房地產銷售情況已出現回暖,居民出行需求和消費也有明顯改善,傳導至宏觀數據的修復可能仍有時滯,但至少對內需相關的產業需求不應過于悲觀,在數據的波動中仍會體現經濟的復蘇趨勢。
政策維度來看,美國經濟和通脹韌性超預期,并引發市場上調了美聯儲加息幅度和加息終點的預期,在外部的貨幣流動性約束下,國內貨幣政策的邊際寬松或存后置的問題,不過總體維持相對寬松態勢在上半年來看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階段性的美元沖擊會給市場的運行帶來一些擾動,擾動之后趨勢將延續。
結合市場當前估值和位置來看,市場的下行風險依然可控,而何時能夠延續上行需要政策端進一步明確或業績端更為明朗,在此之前市場始終是基于預期和性價比的博弈,板塊的輪動依然是主旋律。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