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市場短期處于良性調整階段
北向流入放緩,市場風格轉換明顯。上周,A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深證成指表現較優,北向資金流入放緩,上周五出現開年以來首次雙位數流出,市場風格由價值向成長轉換明顯。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低開震蕩,創業板指較弱。盤面上,東數西算、數字科技、高壓快充等概念股漲幅居前,以ChatGPT為首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再掀漲停潮,有色、白酒、金融等板塊表現不佳。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5.43億元,兩市個股漲少跌多,共有1837只個股上漲。
短期良性調整,中期聚焦于數據和政策對于行情的支撐。外部環境來看,上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大超預期,1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1.7萬人,遠高于預期的18.9萬人,證明美國經濟韌性仍存,經濟衰退尚未到來,市場所預判的下半年降息的邏輯被證偽。結合周末的“流浪氣球事件”,海外環境變得復雜,導致北向資金流入放緩,兌現需求上升,市場出現短期調整。
國內來看,一是消費方面復蘇空間仍存,正如上周所述,餐飲、旅游、電影等小額消費需求回升明顯,而購房、購車等大宗需求亟待釋放。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補貼取消及特斯拉降價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廠商批發銷量41萬輛,環比約下降45%,而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1月樓市成交量一線城市環比下降14.1%,同比降29.5%,二、三線城市環比降超30%,結合各地房地產及汽車相關消費政策的出臺實施、居民儲蓄底盤較多的背景,預計大額消費需求有望回升。二是企業生產端恢復已現。1月制造業PMI錄得50.1,前值47.0,時隔3個月重新站上榮枯線,供給端呈溫和復蘇狀態。三是政策預期升溫,處于觀察期。時值地方政府文件出臺后的落地執行期和“兩會”即將召開的政策窗口期,內部市場資金對配置方向難免有些猶豫搖擺,仍在等待社融等高頻經濟數據的確認。
整體來看,市場短期處于良性調整階段,中期應聚焦于數據和政策對于復蘇邏輯的支撐,仍看好春季行情,建議逢低布局。板塊方面,一是持續觀察經濟復蘇狀況,關注內需復蘇鏈相關的食品飲料、汽車、醫美等行業的投資機會;二是推薦緊跟政策邊際變化,關注信創、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板塊的布局機會;三是關注受中美關系不穩定影響的軍工、芯片板塊。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