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政策大刀闊斧或致風格切換
本周,關于央企估值體系重塑的提法讓人看到了市場風格切換的可能……政策的不斷累積和量變已經發生,且力度越來越大……
本周很多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嚴監管和倒閉潮后,終于迎來曙光,而政策的反轉更是出乎意料,很多措辭的改變幾乎是180度的。
比如對于游戲行業,從去年的“精神鴉片”、停發游戲版號、全面整頓,到現在的關于 “電子游戲早已擺脫娛樂產品的單一屬性,成為對一個國家產業布局、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的行業”的提法,真如枯木逢春。
而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轉變更是驚人的,“金融16條”是對房地產杠桿出清后的一次表態,本周多個銀企合作紛至沓來,從對保交樓的2000億元無息貸款到多家大行授信額度不斷提高已近萬億元,一時間地產從人人喊打的地位,一下子成了當下信用的泉眼所在,集萬千寵愛與一身,讓人不敢置信。
相信之后還有更多對于上述行業以及平臺經濟和消費等的利好政策將不斷出臺,同時本周關于央企估值體系重塑的提法也讓人看到了市場風格切換的可能,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雖然市場對于這些被壓制已久行業仍有不少偏見和懷疑,但政策的不斷累積和量變已經發生,且力度越來越大,我們相信質變將在2023年發生,屆時風格的轉變也將水到渠成。
投資主要是邊際增量的變化,在過去兩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經濟處于低位震蕩、出口占優,因此,新能源等以出口為主的增速可觀,股價也扶搖直上。如果明年出口回落,而內需復蘇GDP從3%上升到5%,那么邊際增量接近60%,屆時,與GDP順周期相關的行業必然將獲得業績與資金的青睞,相信機會也會更為明顯。
而此時,在經歷了兩年深幅調整的那些困境行業,在政策反轉后曙光已經出現,股價的反轉也已不遠了吧。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編輯:newshoo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