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短期或區間震蕩磨底
市場整體大幅向下的風險得到了控制,但反轉向上的動力也略顯不足,真正的反轉行情或需等待基本面更為明確的修復或疫情影響持續性的減弱,市場短期區間震蕩式磨底的概率較大。
本周市場主要指數在小幅沖高后持續震蕩回落,盤中無像樣的反彈,題材股較為活躍,前期強勢反彈的板塊則再度轉為調整,成交量能伴隨市場下跌也有所收縮,市場信心重回相對低迷的狀態。
申萬一級行業漲少跌多,尤其是電力設備、軍工及電子等偏成長屬性的板塊領跌兩市,傳媒、地產及鋼鐵板塊漲幅居前。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在距離3100點尚有一線空間時拐頭下跌,短期跌破5日均線,但下方仍有緩沖空間,重點關注3000點及10日均線能否提供一定的支撐,創業板指失守2400點,且丟失多條均線,短期KDJ空頭形態已成,調整可能尚不充分,后續也需要觀察前期低位的支撐力度。總體來看,市場雙底的設想暫時被證偽,后續可能演繹區間震蕩式的磨底走勢。
上周市場短暫的反彈源自預期的邊際改善和內資的相對樂觀,但本周市場的回撤休整則由內外資共同主導,主要或因為基本面修復偏慢,而政策預期處于模糊狀態,市場的謹慎心理有所強化。
后市來看,就經濟基本面而言,出口對國內經濟的拖累進一步顯現,10月出口同比增速由9月的5.7%回落至-0.3%,下降幅度有所加快,究其原因,歐美需求的放緩是最主要的拖累,其中10月對美出口同比為-12.6%,對歐盟出口為-9.0%,外需放緩和海外衰退預期逐步兌現,進口同比-0.7%處于偏低運行狀態,政策重心當務之急仍是擴大內需。從物價數據來看,10月國內CPI同比增2.1%,相比前值2.8%明顯回落,非食品項價格的走弱是主要因素,或主要受到國內疫情對居民消費場景限制的影響,10月PPI同比在高基數效應下轉為負值,意味著工業企業盈利在價格端將逐步承壓,若與需求量相關的地產和消費仍然沒有起色的情況下,企業盈利的修復或需要相對更長的時間。
海外方面的流動性邊際收緊及需求放緩,已不是國內市場定價的主要矛盾,即使美聯儲距離加息終點的空間再次上調,從此前A股市場的反應來看已相對鈍化,美元指數走弱及人民幣匯率從單邊貶值轉為震蕩,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場信心的改善。另一方面,地緣政治摩擦,尤其是美國在科技領域的打壓依然存在一些擾動,而后期美國中期選舉結果的出爐,也將決定中美摩擦的深化或平穩。
整體來看,國內政策端傳遞出一些積極信號,意味著市場整體大幅向下的風險得到了控制,但反轉向上的動力也略顯不足,真正的反轉行情或需等待基本面更為明確的修復或疫情影響持續性的減弱,市場短期區間震蕩式磨底的概率較大。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