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市場將繼續震蕩修復
A股三大指數探底回升,市場情緒及信心回溫。上周,A股三大指數在內部防疫政策調整預期、外部美聯儲加息落地等因素的推動下探底回升,港股也同步大漲。行業方面,汽車、食品飲料、社會服務等行業漲幅居前,無板塊下跌,以茅臺為首的權重股也企穩反彈。北向資金凈流出50億元,市場情緒及信心回溫。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均低開震蕩收紅,成交額仍保持萬億元。盤面上,互聯網彩票、足球、油氣開采及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體育產業、供銷社等概念較為活躍,軍工、芯片、醫藥等行業集體調整。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40億元,兩市個股漲多跌少,共3119只股票上漲。
風險偏好回歸,繼續震蕩修復。海外方面,上周四美聯儲如期加息75個基點,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今年來連續4次加息75BP對于A股的影響不斷鈍化。上周五晚間,離岸人民幣匯率大漲2%,一改此前弱勢,人民幣匯率有望呈現雙向平穩格局,資本流出的擔憂情緒有望減緩。上周末,國務院召開了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同時,鄭州、呼和浩特等地也對疫情防控政策進行了針對性的糾偏,為日后更加科學精準的疫情防控政策的改變提供了方向性的開端,也為市場提供了改善性的交易預期。在新的政治周期下,重新平衡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對經濟復蘇、信心恢復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宏觀經濟接下來仍需繼續關注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12月份美聯儲加息會議。
資金面上,11月4日,人社部、財政部、證監會等5部門一天內同時推出關于個人養老金的管理文件,有助于引導養老金入市,為資本市場引入長期資金,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及流動性。此外,本周將公布10月份的通脹及社融數據,預計,經濟數據仍處于緩慢修復的階段。疊加三季報落地、業績真空期影響,預期后續市場在情緒轉暖及風險偏好回歸的帶動下仍將繼續震蕩修復,走板塊輪動行情,建議做好高拋低吸。
板塊方面,在分化行情下仍舊繼續政策及資金方向進行布局,一是推薦有政策支持預期、國產替代概念的信創、半導體、軍工等“安全資產”;二是布局資金深度介入、景氣度較高的行業:醫藥、“風光儲”新能源等;三是看好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下的消費、社會服務行業的配置機會。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