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短期防守 長期定投
上周A股震蕩下跌,“股市樓市匯市”三殺。上周,受新能源賽道股殺跌及金融指數壓制,A股三大指數震蕩下跌;周五,房地產行情在房地產開發投資及銷售數據拉胯及蘇州等部分城市房地產政策多變的帶動下走弱;受美國CPI數據及歐美加息的影響,離岸、在岸人民幣匯率雙雙破“7”。市場陷入“股市樓市匯市”三殺,“寒氣”逼人。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成交額創年內新低。盤面上,酒店餐飲、旅游景點、啤酒等消費股持續活躍,工業母機、汽車概念等震蕩走強,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基本圍繞超跌反彈操作,防御屬性明顯。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16億元,兩市有3665只個股下跌。
市場邏輯仍處于混沌期,短期防守長期定投。海外方面,大國關系變得敏感復雜。之前,美國推出《芯片和科學法案》和《2022通脹削減法案》兩大法案,試圖干擾及破壞我國芯片及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9月12日美國簽署一項鼓勵美國生物技術生產和研究的行政命令,意在推動生物制造本土化;9月13日《反通脹法案落地》,通過補貼促進新能源汽車本土生產及消費……
國內方面,由于受到外圍歐美加息、美元指數持續強勢等因素的影響,實施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受到一定制約,根據上周五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基本面有所轉好,基建及制造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較大,但房地產數據表現較差,疊加局部疫情散發掣肘消費需求,經濟弱修復的基礎仍不牢固。
綜上,由流動性寬松向基本面弱修復轉變的市場炒作邏輯尚未完全確定,仍處于混沌期,市場情緒較差,短期應耐心等待布局機會,但正如上周所說,股債隱含風險溢價已接近歷史高點,中長期來看,適合開啟長期定投。
板塊方面,由于市場風險偏好較低,防御屬性較強,建議關注具備較高確定性或前期超跌的板塊及行業:一是建議在二十大會議窗口期,重點關注有政策支持預期的房地產、新基建等穩增長板塊;二是堅定看好白酒、食飲、零售等消費行業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