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市場面臨中報業績壓力
本周市場整體重心有所上移,但結構上滬指始終表現偏弱,創業板指表現整體偏強,券商板塊在上周短暫活躍后再度收斂,疊加流動性的寬松預期,市場主線依然圍繞確定性更高的科技成長板塊。
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參半,汽車、機械設備、通信板塊漲幅居前,汽車零部件、機器人、元宇宙、智能駕駛等題材驅動相關板塊漲勢較好,美容護理、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及社會服務等大消費板塊跌幅居前,系國內疫情再次出現區域散發及部分公司中報沖擊。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呈弱勢窄幅整理格局,始終未能越過3300點整數關口,顯示上方壓力猶存,創業板指連續抬升,站上多條均線,且均線多頭排列延續,表明資金更加偏愛高景氣個股而淡化估值的影響。總體看,兩市處于震蕩修復過程中,成長風格依然更為占優,兩市成交量小幅回暖,預計,在交易結構惡化前,市場的趨勢和風格有望延續。
在經歷底部連續抬升后,市場表現開始分化,業績端的壓力是造成這種分化的主要原因,宏觀基本面的偏弱使得價值板塊始終承壓,流動性的寬松助力了這種風格的強化。后市來看,隨著通脹數據的回落帶來流動性政策壓力的減輕,市場的交易邏輯逐步從抗通脹轉向高成長,而消費、地產及銀行等傳統價值板塊則受到基本面連續走弱的壓制,疫情、異常高溫等外生因素的擾動疊加收入預期偏弱使得宏觀經濟的恢復一波三折。
7月宏觀經濟數據披露,生產及需求端均有所放緩,在6月相關延遲需求回補后,7月經濟再次顯露一定的內生壓力,居民消費超預期的走弱,以及地產銷售及投資相關仍然處于下行通道是當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主要問題。在此背景下,宏觀總量政策再次釋放積極信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及MLF均下調10bp。下一階段,保持投資增速穩健增長依然是助力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重要抓手。而從7月投資數據來看,基建確實保持了最好的增長勢頭。總體看,政策端將繼續保障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復蘇,只是節奏和恢復力度上仍有待驗證。
具體到市場層面,政策端的持續發力有利于市場在中期內的風險偏好穩定偏積極,短期市場主要面臨的是中報業績端的壓力,待中報壓力釋放后,市場的下行風險將比較有限。而弱復蘇和寬流動性環境下,產業景氣度和政策支持度的差異將使得市場近期仍將聚焦確定性相對更高、業績具有比較優勢的景氣行業。市場風格的切換仍需等待,在交易結構擁擠和景氣切換共振期,結構或才會發生趨勢性的變化。投資策略上,建議仍以中報業績和中期景氣度為錨,參與結構性行情。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