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滬指尚未突破區間震蕩
本周市場延續盤整格局,滬指表現依然略微占優、小幅上漲,創業板指重心繼續下探,周期及穩增長板塊有所走強和醫藥板塊走弱是市場分化的原因,市場風格輪動依然保持較快節奏,追漲風險較高。海外方面,歐美市場處于反彈通道中。
申萬一級行業中多數上漲,其中煤炭、地產及石油石化板塊漲幅居前,醫藥生物、公用事業、電力設備板塊跌幅居前。市場走勢方面,滬指盤中重回3300點上方,主要技術指標延續向好走勢,但上方壓力能否有效突破仍待觀察,目前尚未突破區間震蕩走勢,創業板指與滬指走勢相悖,總體還處于尋底過程中。
隨著化解地產行業信用風險的舉措不斷推出,市場的風險偏好也逐漸修復,但中報業績依然承壓的前提下,市場修復相對偏慢,呈現出結構性行情主導的特征。此外,海外市場的持續修復也未給國內帶來積極的反應,表明當前A股市場的驅動力仍在國內。
后市來看,市場對現階段國內經濟和政策的預期存在明顯的分歧,這一點也體現在當下的市場走勢上,后期需著眼本月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定調和會否提供增量政策及政策力度大小,等待市場預期彌合才能再度形成合力。
就目前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來看,或難以出現過度刺激的政策,政策重心更多將放在執行落地層面,意味著需要依靠經濟內生恢復動能來決定整體的基本面復蘇節奏,這也表明了市場處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狀態短期內不會變化。
外圍市場持續修復或止跌反彈表明市場交易衰退邏輯暫時告一段落,而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公布加息75bp符合市場的整體預期,加上鮑威爾在發布會上提到在適當時候將放緩加息節奏成為市場的救命稻草,海外全球風險資產大幅上行,在后面三次議息會議上,加息節奏大概率將邊際放緩,市場已交易9月只加息50bp的預期,流動性收緊壓力最大的階段或已過去,不排除海外市場仍有階段性反彈的動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歐美的經濟下行和通脹居高不下的壓力仍在,若企業盈利進一步低于預期,歐美市場或很難脫離基本面繼續上行,屆時存在回調壓力。
從主要矛盾來說,決定A股市場走勢的根本因素在基本面的邊際改善程度,需要持續觀察,投資策略上,短期的業績和景氣度自然就獲得了更高的關注權重,因此在市場仍處于分歧趨小的階段,重點關注中期景氣度依然較高,而估值泡沫化不嚴重的成長板塊。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