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市場只能進行結構性炒作
滬指見頂3731點以后,分別在2021年的3月9日的3328點、2021年的7月28日的3312點和2022年的1月28日的3356點產生過三次底部,這三個位置與2019年4月8日的3288點,也就是2440點上來的第一波的高點,構成了以3731點為上邊、3288-3356點為中軌的箱體走勢,所以最近兩周就是首次攻入這個所謂的中軌之后的一個盤整走勢。
這個位置其實只有形態上的意義,并不具備真正的支撐和壓力,因為如果真的是一個支撐或一個重大的壓力的話,3731點下來的時候根本不會跌破3288點,所以跌的時候也沒有什么支撐。反過來,市場在試探2440點、2646點的連接線以后發現2863點是有效的,其實3288點和3356點一帶不存在重大的壓力,要想上去也不是非常困難,但是上去以后無非再次確認3731點暫時是一個頂,想大幅度地上破3731點以上,就現在各方面的情況,特別是整個市場的運行過程來看,還不是那么成熟。所以,是不是有必要去攻破這些中軌,馬上就恢復上半箱體的走勢,不見得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就運作個股而言,當然指數越低越安全,在指數的上半區運作,反而對個股的運行有著指數的壓力和恐高癥。當市場屬于上半區運行的時候,往往動用的是那些成分指數更為權重的個股,從2440-3731點的這段走勢來看,如果針對某一個個股的板塊,就算你是猛烈的持續的長期炒作,也不大可能真正形成全面的上破,而市場暫時也沒有能力,也沒有新增的資金針對全體的板塊來進行全面的運作,只能進行所謂的結構性的炒作,這個層面可能還要維持相當的一段時間,因為整個大的運行周期還沒有滿足市場的單邊上漲的要求。
那么,在這種情景之下,選對指數選對個股就非常重要。市場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指數,分別是滬指、創業板指數和科創板指數,其中滬指是比較中庸的,抗漲又抗跌,3731點高點的漲幅一點也不驚艷,反而有應該順暢但是走不出來的感覺;創業板指數每次跌的時候都比較兇,但上漲的幅度更大。3個指數均需要分析,說明市場不再是以往傳統公司占據主流,這個是巨大的進步,反彈何時結束還要看創業板指數,它是領先指數。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