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偉:本周市場風險大于機會
上周,隨著北向資金及私募資金的“暴力”買入,A股相對外圍市場再次走出獨立行情,不斷創新高,鋰礦、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輕工制造、電子等行業下跌,北向資金近兩周凈流入超600億元。
進入本周一,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成交額再破萬億元。板塊方面,教育、有機硅、貴金屬、比亞迪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房地產、機場航運、電力、銀行等板塊跌幅較大,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北向資金凈流出135億元。
本周整體風險大于機會,控制倉位等待確定性落地。上周五,央行公布5月金融數據,社融規模、M2、新增人民幣貸款均超預期回升,維持后市中期向好、修復行情的判斷不變。但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公布了5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8.6%,創近40年新高,環比上漲1.0%,通脹原因已開始向能源外的其他行業擴散,16日將公布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鷹派加息預期不斷升溫,市場風險偏好將受到抑制。
內部來看,A股在經歷上周的反彈后,進入了3290-3400點的強壓力區,成交量過大,套牢盤較多,指數上行難度加大,所以預計本周整體風險大于機會,應在確定性落地之前,嚴格控制倉位,輕倉參與。
板塊方面,建議圍繞三條主線做多:一是隨著半年報披露期臨近,資金對于業績與盈利預期的敏感性不斷增強,國內疫情影響疊加全球通脹預期,大部分制造業面臨業績下修的壓力,而能源、有色金屬等偏上游的行業及農業、必選消費等業績穩健行業值得關注;二是前期受益于國內流動性寬松及復工復產推進,漲勢兇猛的賽道股在現今“外緊內松”的宏觀資金環境下有望延續強勢,其相關的下游產業鏈——汽車輕量化、汽車智能化等景氣方向也將迎來補漲行情;三是之前一直關注的穩增長主線,隨著一系列中央、地方穩投資政策密集出臺,專項債、信貸等多方資金發行加速,新一輪地方千億級別的項目迎來開工熱潮。在本周將公布5月份經濟數據的窗口期,預計基建托底經濟的作用將不斷增大,相關企業收入將在中期實現彈性增長。
此外,受消息面影響的軍工及券商行業也可輕倉參與。正如之前所說,軍工行業有國家安全、國企改革、航母等多重概念疊加,基本面偏穩健,消息面刺激多,13日中航電子將復牌,有可能再次刺激板塊走向,結合周末臺灣問題的發酵,建議把握行業內個股的交易性機會。券商板塊由于市場回暖帶動交投情緒升溫、當前估值較低、業績修復預期強等因素也可逢低介入。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