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溢美聲中留一份謹慎
本周市場沖高回落,在一片歡呼聲中我們嗅到一些不安。從4月底以來的反彈行情,在一片悲觀聲中展開,克服了內外的不利因素,成交也從兩市7000億元上升到11000億元,似乎信心正在大踏步的回歸,與此同時,分析師、賣方報告都開始不斷鼓吹行情的回暖,更有喊出4000點的,但此時我們卻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特別是對于雙創指數的高歌猛進要辯證來看待。
理性看待本輪的修復行情,從2863點以來的反彈,我們把它定義為一次修復,是對于三四月份快速猛烈下跌的一次修復。修復的主要邏輯是我們宏觀背景與歐美國家的錯配,當下我們的貨幣政策、利率水平與海外都不相同,因此完全比照美聯儲收縮而引發調整是不合適的;另外,我們的疫情防控引發的國內經濟的暫停從6月來看也基本結束,之后不排除經濟會按下快進鍵,因此修復三四月份的超跌行情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今年經濟相對于去年一定是更為艱難,高通脹與二季度的暫停鍵都對整體企業的盈利造成巨大影響,全球流動性的收縮也使得國際環境變得更為復雜,如果把年初的3500點作為前兩年經濟對應的合理區域,那么今年5.5%的GDP目標在較難完成的現實面前,對應的指數理論上是很難逾越年初的。
至于雙創在近期的大幅上漲,看看4月以來他們迅猛的下跌就能夠理解,科創板指數從1600點直線跌到800余點,這樣的指數跌幅迎來30%的反彈可以理解,但若以此就喊出歷史大底、超級機會似乎有點刻舟求劍了。
最后,回顧3月以來的行情,在3月地產股大漲時,賣方機構一邊倒地推薦地產;4月基建走牛,賣方大談穩增長與基建的確定性;5月成長復蘇,一片溢美之詞給予汽車、光伏……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今年的行情板塊行業持續性不強,基本面不如前兩年扎實,使得機構投資者也只能隨波逐流;另一方面說明當下投資者受情緒影響很大,所謂的價值基本面投資其實都變成了看圖說話。
此時保持獨立與理性尤為重要,反彈往往從悲觀聲中開始、在猶豫分歧中發展,在一片喝彩聲中迎來調整。6月后中報臨近,這也許是近年傳統行業最差的一份中報,也是成長行業最好的一份中報,6月過后也許一切都會改變,靜待夏花。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