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中概股或正迎來轉機
本周四晚間,中概股再度大漲,平均漲幅接近10%,其中知乎、阿里與百度領漲,不過這次上漲的原因與之前的不同,中概股在經歷了近一年的調整后或正迎來轉機。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一年半前,那時的中概股一片沸騰,騰訊尚在700港元之上、嗶哩嗶哩市值更是超過500億美元,愛奇藝、騰訊音樂、平安好醫生,所有的平臺經濟在溢美聲中不斷地刷新著估值,左手新能源,右手新經濟,很多年輕人在資本市場似乎看到了未來與夢想,當然伴隨著夢想的還有巨大的泡沫。
之后就迎來了真正的調整,或者說崩盤,先是對于平臺經濟反壟斷的呼聲高漲,“反壟斷”這個詞簡單看就是“太強大了,搶了別人的蛋糕,有失公平吧”,之后就是對于平臺經濟的監管升級,從游戲被指責為精神鴉片,到阿里、京東的丑聞和罰款,一時間,似乎平臺經濟成為了過街老鼠,資本市場被嚇壞了,外資清倉甩賣。
一年半后再看它們的股價,最為“堅挺”的騰訊來到了300港元,跌幅60%,而一些依然虧損的愛奇藝、知乎、嗶哩嗶哩之流股價直接被殺到只剩了10%,然后還出現了美國退市清單事件……在過去一年,雪上加霜的中概股,經歷了冰與火的洗禮。
此時,讓我們把時鐘調回到2022年,先是政策對于平臺經濟的轉變,從嚴監管到監管常態化、到鼓勵平臺經濟合法合規發展;再是對于中概股退市事件的緩和,積極協調中美會計審核,促成談判;最后是本周部分中概股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阿里巴巴發布財報,阿里云實現了13年來首次盈利;百度一季度凈利潤超預期,同時研發費用連續六個季度占收入的20%,體現了真正的科技含量;愛奇藝更是實現了12年來的首季度扭虧……這一系列數據似乎證明平臺經濟企業在經歷冬天后正在回暖,無論是政策還是自身的轉型都有效果。
這些平臺經濟企業是中國過去20年發展最快的,也是真正的互聯網產物,我們很難想象如果現在的生活沒有微信、淘寶、京東、百度,會變成什么樣,在經歷了政策、業績、股價的巨大過山車后,期待這些企業能重拾信心,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相信跌入谷底的中概企業股價也將逐步迎來春暖花開。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