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回避炒高個股成避險主要模式
3月16日滬指見底3023點,反彈到3月22日前后,滬指已經缺乏上攻愿望,但是仍然不肯下跌,原因是在這要漲未漲、應跌未跌的過程當中,某些行業分類指數,比如地產指數、煤炭指數走出了一大波的反彈,這種上漲抵消了指數下跌的壓力,也掩飾了個股實際上已經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科創50指數(000688)是這個過程當中走勢最弱的,它3月16日反彈,17日以后就再也沒能超過當日的高點1163點,并且在4月6日就已經擊穿了反彈時的低點1070點;不從業績和估值以及未來前景去統計,單純就股價進行統計會發現,科創50絕大部分是價位較高的股票,其中80元/股以上的個股占比超過一半,而科創50指數從2月11日起的走勢來看是個標準的下降楔形,能不能反彈是下周看點。
而絕大部分地產股和煤炭股屬于前期跌幅較大、股價看起來相對便宜的個股。回避原來炒高的個股成為避險的主要模式,網上有個段子說得比較透徹:一批個股業績那么好,就是沒人持續炒作,反而從去年一季度就認為可能是景氣高點,但是到今年一季度還是業績非常好,只是股價跌了不少。而長期基本面那么差的個股,比如豬肉、地產、旅游等卻有人博困境反轉,但是從去年就判斷會困境反轉,但是到今天還維持原樣,只是股價上漲了——其實這里面就是博困境反轉的認為接盤炒高的優良個股的風險比玩爛基本面的個股的風險要更大。
而上一批炒高的個股,比如像消費股,反而成為了比較平庸的板塊,就業績而言,也屬于既不是特別差、需要持續下跌,也沒有好到在這個價位就能夠獲得再一次大幅上漲,所以它們對市場既沒有往上拉升的能力,也沒有往下牽引的能力。就這個角度而言,它們很難真正成為下一輪行情啟動以后的主流上升板塊。
2440點的反彈是針對于5178點下跌以來的一波反彈,本來應該漲得氣勢如虹,但就實際交易情況而言,因為市值的大幅增加,所以市場在上攻3700點不成功之后,回抽3023點擴大交易期間以完成下一次的上攻,但是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階段,市場走得很艱澀,會消耗以后的上攻能量,所以在以后的上漲行情發生時,也會走得不那么順暢,市場的希望會落實在對應滬指2440-3731點反彈的過程當中表現最好的指數。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