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滬指并未擺脫下行通道
本周市場主要指數小幅反彈,地產等權重板塊帶動滬指走勢更強,成長板塊波動較大抑制創業板指反彈動能,板塊行情持續性較差,賺錢效應集中在短線資金密集的板塊上,且市場漲跌呈現上漲縮量下跌放量的狀態。市場風格上,金融及穩定風格漲幅重回領先,成長風格漲幅墊底。北向資金本周轉為凈流入,南向資金則持續凈流出。
申萬一級行業漲多跌少,房地產、建材及煤炭板塊漲幅居前,穩增長板塊成為市場阻力最小方向,積極政策持續落地推動地產及建材板塊走強,煤炭商品價格震蕩上行及季報業績高增長也使得煤炭板塊保持強勢。電子、有色、軍工板塊跌幅居前,消費電子、能源金屬、主機廠等細分子行業走低拖累相關板塊走勢。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短期均線處于糾纏狀態,且上方阻力較大,并未擺脫下行通道,創業板指也始終處于30日均線的壓制下,市場成交量仍未見明顯收縮,短期看市場仍有震蕩探底的需要,待指數走平消化悲觀情緒后,或存反彈動能。
市場在周初慣性下跌后企穩回升并展開連續反彈,但反彈一波三折,上方阻力依然較強,不同于海外市場的普遍回升,A股市場表現相對偏弱,更多是由國內疫情持續沖擊、中美經貿摩擦等內部因素所擾動。
后市來看,俄烏局勢傳遞出較為積極的信號,但雙方的立場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預計事態短期內不會很快平息,不過對市場影響邊際弱化的趨勢總體不會逆轉。美債收益率中2年與10年期出現倒掛,通常是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前瞻信號。
國內疫情態勢相對嚴重,且短期內尚未見到好轉跡象,相關重要城市的持續封控對經濟活動形成了明顯的負面沖擊,從3月PMI來看,供需雙雙走弱,聚集性疫情使得人員及物資流動受阻,庫存積壓,原材料價格上漲抬升成本,壓制企業盈利,在疫情根本性好轉前,國內經濟復蘇始終承壓。
政策端依然保持積極,國常會強調擴大內需和有效投資,提高專項債效能,預計在疫情沖擊之下穩增長政策仍將繼續發力,寬松貨幣政策若能如期落地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投資策略上,市場尚未擺脫防御型投資心態,短期市場邏輯或繼續圍繞穩增長相關的板塊,但內部或逐漸切換,相對滯漲的民營地產龍頭、建筑、建材等板塊,而隨著疫情的逐步改善,疫后復蘇的板塊也將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包括交運、休閑服務、食品飲料等泛消費產業鏈也可逢低關注。成長板塊估值性價比逐步凸顯,但市場信心的建立需要等待一季報業績驗證,建議關注業績明確高增的個股。此外,高股息策略在悲觀預期之下也是值得重視的方法。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