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灝:市場信心鞏固尚需更多信號
周三,兩市股指延續反彈,創業板指領漲。兩市個股漲跌各半,成交量依舊不足萬億元。盤面上有幾點現象值得關注:
一、新冠藥概念股分化。除盤龍藥業強勢6連板外,人氣品種中國醫藥大跌7.63%。
二、房地產板塊異動拉升。以天保基建、陽光城為代表的房地產板塊午后再度拉升,多只個股漲停。
三、氫能概念領漲兩市。以恒光股份為代表的氫能源概念,在利好消息刺激下異動拉升,多只個股漲停。
四、妖股板塊劇烈分化。以浙江健投、中國醫藥為代表的前期妖股板塊再度大跌,部分連板妖股跌停,同時以北玻股份、盤龍藥業為代表的新人氣品種再度漲停。
五、成交量持續萎縮。兩市成交9428億元,再度跌破萬億元的同時較前日再度萎縮,說明觀望情緒持續升溫。
消息面上,首先,呵護資本市場的政策還在延續。周一,國常會部署綜合施策穩定市場預期,防止出臺不利于市場預期的政策。同時,密切跟蹤國內外形勢,采取針對性措施提振市場信心,保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其次,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國常會確定實施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政策安排,推出“減稅+退稅”的稅費支持政策新組合顯示政策力度的顯著加大,有助于為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有力提振市場信心。第三,機構投資者入市積極。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不滿三個月,已經有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購總金額超過20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第四,唱多的外資機構越來越多。高盛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基于良好的增長預期目標、寬松的政策、極低的估值以及較低的投資者頭寸,目前仍保持“超配中國市場”。安聯投資則認為,2022年中國股市將迎來更加有利的環境。摩根士丹利也表示,目前對中國股市保持“標配”。第五,投資者通過ETF抄底的趨勢更加明顯。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553只可統計的股票型ETF份額整體增加647億份。第六,基金發行回暖。3月以來,新基金平均發行份額和總份額均較2月有所回升,總份額環比回升121%。新發基金中,權益產品占比過半。第七、市場被明顯低估。截至18日收盤,萬得全A市盈率為17.5倍,處于2000年以來自下而上26%的歷史分位數。
綜上,雖然新冠藥、房地產板塊持續活躍,連板妖股層出不窮,但更多是題材股炒作,連板妖股雖然火爆,但是只能維持局部人氣,無法大面積帶動人氣。指數經過持續上漲后,短期開始進入整固階段,市場信心鞏固尚需等待更多的見底信號出現,短期或將以箱體震蕩盤底,但恰是中長期戰略布局的時機。
(作者為中天證券經紀部業務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