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灝:市場處于反復磨底期
周三,兩市股指小幅高開后震蕩走低,午后一度突然跳水大跌,深成指一度跌超5%,隨后展開“深V”反彈,最終三大指數均以小幅下跌報收。盤面上有幾點現象值得關注:
一、以立昂技術、依米康為代表的東數西算概念股超跌反彈,其中立昂技術強勢兩天20%漲停。
二、證券、石油板塊指數分別下跌2.87%、2.59%,領跌兩市。
三、妖股板塊劇烈分化。長江健康強勢4連扳,與此同時,前期妖股美吉姆、準油股份跌停。
四、指數V型反彈。指數經過幾天持續殺跌,盤中三大指數一度超跌4%以上,恐慌盤大量涌出,但隨著抄底資金介入,指數走出V型反彈。
五、兩市成交量再度放大。兩市成交量11618億元,較前日再度放大,說明目前位置資金存在較大分歧。
消息面上,一方面,俄烏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仍是近期干擾市場的核心因素。但另一方面,國內“兩會”較為積極的經濟增速目標有望增強市場對穩增長的信心,同時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計劃也有望落地。在動蕩不安的全球環境中,A股市場有條件做到 “以我為主”。首先,宏觀經濟企穩復蘇的確定性在不斷增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 “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這意味著穩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其次,貨幣及財政政策仍然積極。今年的廣義赤字規模為7.0%,較去年實際水平提升2.6個百分點。同時,今年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按月均衡上繳結存利潤,總額超過1萬億元,相當于全面降準50BP,并增加1%的財政赤字。第三,政策儲備空間相對充足。2021年以來,宏觀杠桿率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2月份國內CPI總體平穩,PPI同比漲幅回落,為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第四,市場回購出現升溫跡象。據不完全統計,7、8日有近10家A股上市公司拋出回購方案,還有部分上市公司在前期發布回購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披露回購實施時間表。更有公司前腳披露,后腳馬上增持,出手動作越來越頻繁,這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第五,在美元指數沖高和北向資金大幅流出背景之下,人民幣依然堅挺。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繼續上調,報6.3178,這意味著外圍資金仍在流入人民幣資產。
綜上,近期A股持續回調,更多的是因為情緒擾動,國內基本面仍對股市有較強支撐。同時A股的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整體的市盈率水平已經處于歷史中位數之下,一旦外圍擾動因素有所緩解,景氣度較高行業的結構性行情仍有望出現。目前市場尚處于反復磨底期,等待海外風險釋放以及國內信貸數據改善,當下雖不宜在反彈中沖動追高,但中長期看恰是戰略布局階段。
(作者為中天證券經紀部業務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