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指數容易企穩個股很難上漲
截至本周,滬市的AB股總市值大約是50萬億元多一點,2015年5178點前后這個數值只有20多萬億元,所以市場的指數看起來沒有漲,實際上是被總市值的增加消耗了。
這就是當前的困境,在這個應該上行的周期里,因為總市值的增加,同時增量資金的涌入處于一個恒定的狀態,就是沒有那么多特別明顯的增量資金的情景之下,市場處于持續的下跌是非常不甘心的,因為它是一個上行周期嘛。
其實,你要維持指數的上漲,特別是非常流暢的指數的上漲,維持一段時間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要維持較長期的走出真正的資金推動型的指數上漲的牛市是不大可能的。這種情景之下,市場采取了比較穩健的搬磚頭的箱體運作模式,這樣保證整個指數不會出現大幅的持續的下跌,維持一定幅度的單純指數的上漲還是可能的。
但是個股的調整就顯得比較無奈,開跌的股票往往會一直持續的下跌,無論是市場的普通參與者還是作為示范效應的基金,要做到持續盈利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市場本身缺乏那種一呼百應有示范龍頭效應的個股的上漲,個股的炒作處于群雄并起散亂無章的狀態。
這種情景下,維持指數通過指數股上漲,通常有兩種選擇:一種維持指數股到一定程度,其他個股止跌了又開始新一輪上漲,指數股就開始放手,一直到下一次循環;一種是干脆把銀行股券商股大幅度炒作一番,那么指數會有比較好的走勢,但其他個股可能會走得更加無奈。當然更好的走勢就是讓市場干干脆脆地跌一段,這樣對未來有利,但是市場很難選擇這種。
回首2021年12月9日央行宣布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12月15日執行,滬指在12月13日見到了3708點的高點,并經過ABC結構的下跌,1月14日見到了3519點的低點,整個走勢結構非常類似于滬指從9月14日3723點下跌到11月10日3448點的走勢,只是規模更小,區間更狹窄。指數看起來波瀾不驚,但個股的調整實際上更加無奈,跟跌不跟漲是相當一部分個股的走勢特征。
下周是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市場會不會走出和2021年春節剛好相反的走勢值得期待。2021年春節后是消費股見大頂,帶動大盤跌了一段,2022年春節后能否見到指數階段底部從而走出一段行情也是值得關注的。下周中后段從歷史統計數據來說,拉個紅紅的大盤過春節也是喜聞樂見的,指數容易企穩、個股很難上漲可能是下周的看點。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