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開門綠背后或生新氣象
為何每到年初往往會出現這種斷崖式的拋壓?2021年初的白酒醫藥,2022年初的新能源……投資就是這樣,市場也永遠都是少數人賺錢,所謂的存在即是合理,其實只是追漲殺跌者的借口罷了,而真正的價值永遠是在錯殺和撿漏中誕生,2022年開門綠,也許新氣象正在誕生。
2022年的開門紅在一片預期聲中變成了開門綠,火了快兩年的賽道股紛紛下跌,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創業板成分指數在過去幾周從3500點一路下跌到了3100點,風格切換一眼即明。
對于賽道的偏愛在過去三年可以說是到了極致,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行業本身的景氣之外更多是公募基金在過去兩年規模的快速擴張,按現在的話來說,300人管理了4萬億元資金,同樣的背景、同樣的考核機制、同樣的投資理念,造就了相同的風格,自上而下的選股特點,重行業而輕估值,最終導致了唯賽道論的市場現象。屆時,談估值在某些時間成為了可有可無的一個笑話,但這樣的市場現象本身恐怕就有著重大缺陷和扭曲。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估值,那么價值從何談起,在我認知的價值投資理念中,任何行業、企業都有價值,只是對應的市場價格不同而已,無論是ST股還是傳統行業,只要股價跌到了企業內在價值以下,即存在投資價值,反之無論是景氣多好的行業,當估值過高總是脫離了價值投資的范疇。因此,價值投資與投資的標的無關,應該更多與投資的性價比有關,而過去兩年相對收益為主的公募基金,使得市場內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只談賽道而不談估值甚至成了一種時尚,此時風險也就應運而生了吧。
問題是為何每到年初往往會出現這種斷崖式的拋壓?2021年初的白酒醫藥,2022年初的新能源,好像每當新年鐘聲敲響,灰姑娘就變回了原樣,南瓜車也不見了,背后的原因恐怕依然是資金性質的原因,相對收益排名的要求,使得公募在資金面沒有過分緊張的時候更多以抱團為主,而每年度的考核,也造成了很多基金對于重倉股即使很貴了也要在年底繼續一而再的拉高市值,哪怕想換倉也要熬過一些關鍵時刻,年底本是排名和考核的關鍵點,所以,我們相信作為市場最大買方的公募即使明確知道那些所謂的好賽道股已經很貴,也不愿意在年底賣出,而連續的大幅拉升最后反而讓市場中人變得對賽道更狂熱、更熱衷,有時候投資者就是這樣,幾根大陽線就能改變信仰。
而一過了年,一切就都變了,多米諾骨牌的發生有時只需要第一張牌倒下即可,所以我們預期2022年一定又是新的面孔,又一個新的抱團或許正在醞釀發生。
投資就是這樣,市場也永遠都是少數人賺錢,所謂的存在即是合理,其實只是追漲殺跌者的借口罷了,而真正的價值永遠是在錯殺和撿漏中誕生,2022開門綠,也許新氣象正在誕生。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