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年初開跌可能因年報持倉
個股的開跌走勢非常類似2021年春節后的消費股。很多大額持有者可能在去年12月31日持倉,但是過了元旦,這些倉位就會出現大幅度的減倉,這樣在年報期間看到的去年年底的倉位跟實際的持倉是有區別的。隨著春節臨近,市場將主動選擇新的目標。
元旦以后的滬指走勢比較類似于2021年2月份春節后的走勢,這種類似并不是說指數的下跌類似,而是指個股的開跌走勢非常類似當時的消費股,那時消費股結束了長達數年的上升行情,而且是在一片“戰略持有消費股”的歡呼當中結束的。
原有重倉持有消費股的,如果不是早期介入的,基本上損失慘重。經過一年的自我總結,市場確認了消費股整體大勢已去,回顧當時情景,就是要先手賣出炒高的個股,特別是長假前后就有了這樣操作的基礎。元旦以后板塊的下跌,因為市場其實已經有了防范的心理,所以很難產生春節時期消費股的最終情景,所以它一定是一個規模不如當初消費股的下跌走勢,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形似的下跌走勢。
我們現在看到的下跌的板塊,主要是在2021年的下半年被非常看好的軍工股和新能源股,同時因為在大家有防范的前提下,整個市場的交易量也沒有能夠達到全面派發的規模,行業板塊的下跌很可能只是一次遠遠不如去年消費股的下跌的調整,對指數的影響,不會大于當初消費股下跌對市場的影響,所以市場在經過反復的“下上下”的走勢節奏以后,仍然會維持大的箱體。
滬指去年9月14日3723點的調整,有非常明顯的ABC的結構,本次3708點的下跌,從當前的走勢來看,似乎是一個縮小版的ABC結構,從更大的周期,比如月線來看,就是一個整理形態,風險主要來自于3700點,而3550點上下就日線看起來還有下跌,但是就月線而言,3550點附近風險看起來不是那么大。
當前個股的下跌是市場的最主要的風險,這個通常是來自于1月的調倉,也就是說,因為即將面臨年報公布,很多大額持有者可能在去年12月31日持倉,但是過了元旦,這些倉位就會出現大幅度的減倉,這樣在年報期間看到的去年年底的倉位跟實際的持倉是有區別的。所以我們在當前市場看到非常奇妙的情景,一方面機構的重倉股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另一方面市場炒作基金的非重倉股,從而回避基金拋售的風險。一般說來,經過元旦后的一段時間,比如半個月,市場能夠清晰判斷出哪些個股已經被拋售,通常市場會主動回避這一類個股,隨著春節臨近,市場將主動選擇新的目標。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