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市場沒能力一直漲或一直跌
滬指日線維持原有3610點-3500點的箱體看起來有點吃力,已數次下探3500點,但其實3480點的收盤價從來沒有丟失過。從日線來看蠻多噪音,如果從周線判斷就比較清晰,滬指從9月30日的這一周下破5周均線以后,所有的反彈就周收盤價而言,全部低于5周均線,本周雖然從日線上來看有探底成功的跡象,但是就周線收盤仍然低于5周線3546點。
市場主要依靠60周均線 (當前位于3480點)這個位置的支撐。滬指從2020年的6月中旬那一周上破60周均線以后,還沒有真正地跌破過60周均線,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60周均線始終以上升的態勢支持著整個市場的交易成本,所以當60周均線保持上升態勢時,滬指哪怕走得再艱難也是能夠保持平緩的上升速率的,但是隨著60周均線本身上升速率有可能減緩的趨勢,如果股指遲遲不能脫離當前的60周均線區域,將走緩或形成下降趨勢。
整個滬市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次60周均線呈下降趨勢以后股指還有較大的上升行情的,一次都沒有。所以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對指數的維護將比當前來得更為艱難。不過,好在最難熬的年底這段時間即將過去,一般說來,每年的10月份到12月中旬是最不容易獲得指數上升行情的區間段,過了這一段時間的艱難情景,會有新的題材或者年報供市場進行炒作。
對于當前的市場來說,只要是有活力,有機會的那基本上是不太在意指數盤整的。所以前一個階段新股跌破發行價或者上市的定位,稍微比歷史上統計數據低那么一點的時候,其實是有投機機會的。只是這種情景一般維持不了多久,最新上市的新股又開始溢價過分,很可能帶來較大的炒新損失,如果新股能維持一個階段不那么過分的溢價上市,給二級市場稍微一點選擇機會,對整個市場是有利的。
市場的個股也因為缺乏持續的資金投入,只得尋求相對的投資價值,所以市場在周期股、消費股、軍工股、新能源、元宇宙股上面此起彼伏,沒有能力一直上漲,也沒有能力一直下跌。每年的這個階段,其實是為下一個年度的盈利去做方方面面的準備,一方面是為止盈做準備,比如2021年春節后是在一片“消費股是戰略持有的”歡呼聲中見頂的,那么下一次輪到誰?另一方面,為次年盈利做好充分的準備。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