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峰:市場或延續修復節奏
本周,滬指受制于周期及食品消費板塊繼續形成拖累,而地產政策邊際放松帶動地產、建材、家電等產業鏈強勢復蘇,市場情緒后半周有所好轉,大眾消費板塊前期反映提價預期后盤面表現偏弱,新能源及鋰電板塊也從高位有所回撤。北向資金本周總體為凈流出態勢,南向資金則延續了凈流入。
申萬一級行業多數上漲,食品飲料、家電及采掘板塊領跌,地產板塊受益貸款政策邊際改善預期表現強勁,軍工板塊則成為高景氣板塊中的少數領漲板塊,有色板塊也漲勢較好,系通脹超預期和避險意識強化之下貴金屬板塊持續走強。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始終圍繞年線波動,在大金融板塊的拉動下最終順利重回3500點,短期驗證了在年線和3500點處市場的韌性,持續性則仍待觀察,創業板指延續強勢,醫藥板塊回暖及傳媒板塊受益元宇宙題材起到支撐作用,市場風險偏好得以改善,后續市場或延續修復節奏。
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近期逐步筑底企穩,周期板塊的拖累已邊際放緩,疊加房地產產業鏈受到的政策壓制出現緩解契機,此外,不同于海外市場擔憂高通脹下的加息,國內政策面穩中偏積極,且此前的連續回調已釋放了一定的風險,短期市場情緒出現了明顯的修復。
后市來看,前期加息預期淡化使得海外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但最新的美國10月CPI創近30年新高,再度加深了市場對通脹超預期上行后的加息擔憂。國內疫情的散發對經濟活動全面恢復仍有阻力,但影響在邊際降低。在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國內工業通脹同樣創歷史新高,不過隨著政策端對煤炭價格的有效管制,PPI同比增速大概率年內已經見頂,CPI在食品項的帶動下或繼續抬升,PPI-CPI剪刀差有望收斂。
從最新社融和信貸數據來看,居民中長期貸款有所改善,但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依然偏低,反映經濟增長仍面臨較大壓力。在通脹掣肘的環境下以及跨周期政策需要,央行推出結構性寬信用的“碳減排”支持工具,進一步彰顯當前政策穩中偏松。同時,在地方專項債發行后置的情況下,社融增速或將企穩回升,支撐市場下行風險可能有限,大概率市場延續震蕩修復性行情。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