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市場越跌觀望者越多
國慶節到本周五,市場仍然在一個箱體當中運行,這個箱體是由10月11日的3614點和10月26日的3625點的連線構成了上軌,而9月29日的3518點和10月12日的3515點連線構成了下軌,這個箱體仍然從屬于大的箱體結構。
深成指、創業板指、滬指幾個指數當中,滬指是走勢最弱的,上證50指數走勢也比滬指要強的多,說明了滬指的下跌可能不是指數成份股的下跌引起的,而是其他的個股更大幅度的補跌。
有人認為這是風險偏好下降的原因,其實關鍵是較長的一段時間以來市場缺乏規模性的賺錢效應,指數上漲未必能獲得多大的利潤,但是指數下跌自己的個股可能會有更大幅度的下跌。以前的市場因為規模較小,隔這么幾年還會來一次投機性機會讓你改正持倉的錯誤,在全面上漲中獲利,但是從2015年上一次牛市結束以后,整個市場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發生這種全面性上漲的機會,也就是說,市場的沉淀籌碼越來越多,在風平浪靜時影響不大,但是當市場稍有改變,沉淀籌碼就會引發跌勢。
新股的市值配售方法使這一批沉淀籌碼沒有出現松動,因為畢竟還有可能中簽,而過去新股中簽往往意味著較大利潤的獲得,但是注冊制新股正式發行之后,中簽新股完全不能覆蓋老股虧損,而且新股本身也可能會虧損,這種情景之下,原有的籌碼只要有一小部分開始松動,以當前市場的交易量是很難承接的,即便有新資金去維護成份股的走勢,最多也就是維持個箱體,但是其他沉淀籌碼想維持原來的走勢還是比較困難的。新股發行不暴利還是有利于二級市場的,如果發行價能減低點就更好,畢竟當前新股發行價格不算便宜。
當前越來越靠近年底,非常激進性地新投入市場資金的可能性不大,這個過程通常要維持到12月中旬或者明年年初,而且就統計而言,每年的10月份到12月中旬是最缺乏題材、也沒有什么特別好的年度報表可供炒作的時間段,也就是說乏善可陳。
這種情形下,如果市場本身有比較高的熱度上漲,那么大家參與一把還是有可能的。一般說來,市場會等待所謂跌透了以后再進場,所以上漲還有人可能會參與投機,而越跌觀望的人越多,這就是當前情景的真實說明。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