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縮量帶來不利影響
A股市場近5個交易日一度下探至60日均線處,也就是8月的箱體上邊界,技術支持有效,短期內繼續走低的概率不大。
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市場連續49個交易日成交破萬億元的記錄在9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終結,盡管國慶長假后首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但本周一的再度縮量,勢必會給市場情緒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簡單回顧這兩個月的走勢,滬指也僅僅走出了一波小的反彈,2月初的3731點未能突破,而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同期走勢則更不樂觀,持續的震蕩甚至出現下行。而自10月開始,市場伴隨著成交縮量大概率會迎來新的調整。
進入本周一,主板依舊強于中小創。板塊方面,煤炭、軍工、民航機場等表現強勢,反觀石油、電力等周期板塊周一集體走弱。兩市成交9900多億元,市場整體表現不佳,賺錢效應較差,情緒有待進一步修復。
消息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等供應,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和經濟平穩運行。近期,山西省洪澇災害已致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致60座煤礦停產。數據顯示,本周共有43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市值大約為265億元,屬于年內低水平解禁。
市場分析,本周一中信特鋼發布深市首份三季報,根據交易所公布的時間表,寶鼎科技、雙星新材、森麒麟等也將陸續發布三季報。A股市場正式進入三季度報告窗口期,歷史數據顯示,三季報業績同10月份股價走勢有著很強的正相關,而三季報披露時間靠前的通常來看也意味著業績良好。而市場目前正面臨成交縮量、風格切換、情緒修復的階段,三季報或許會迎來更多的關注,本月建議重點圍繞三季報行情,適當布局績優股。
技術分析,滬指日K線下方盡管支撐有效,但MACD指標仍沒有走出金叉趨勢,同KDJ指標出現分歧,而滬指周線級別承壓明顯;深成指的走勢進一步收斂且逐步下移,而創業板依舊受60日均線壓制,三大股指短期從技術角度看都不利于反彈,而考慮到近期市場成交縮量,需要時間進行修復。
綜合以上的分析,短期內建議保持謹慎且保守的態度,9月底的消費以及10月首個交易日的保險板塊,都沒有走出持續的行情,除確定性的三季報,市場整體依舊處于輪動、切換狀態。在此背景下,建議更多關注估值較低的金融,有市場托底的基建等板塊。
(作者為大同證券策略分析師)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