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煤炭火電齊漲百年罕見
本周,據官方數據,我國資本市場的個人投資者突破1.9億,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占比97%,歷經30年,中國A股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創世界之最。與此同時,本周市場還創了一個歷史記錄,A股連續萬億元成交超過46天。
如果說前者反映了居民財富從理財向權益市場狂奔的速度,那么后者則是延續了三十年的“炒股票”的特性依然沒有大的改變。
在近期參加的一個飯局上,有投資者朋友問為何煤價大漲而電力股也大漲時,我聽到同桌的分析師以“很多電力企業收購了煤炭企業股權,因此占了煤價上漲的便宜”為由;之后當投資者問電力股的進一步走勢時,同桌分析師大談“綠電交易下的雙碳政策將繼續推動電力股機會”;而當投資者再問為何最近限電那么厲害,而發電企業受益時,分析師朋友以“錯峰電價將有大漲”為由大談未來的電價趨勢。總之,電力股的上漲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在煤價創了2008年以來新高的同時,電力煤炭同步上漲也可以理解。
我在一邊聽得云里霧里,心里暗想,還好沒有問我,我也真說不出電力股的上漲理由。照理說,煤價大幅影響火電成本、限電更使得產能受制,如果炒些新能源、水電也就罷了,但火電、煤炭同步上漲,且在煤價屢創新高情況下,大肆炒作火電,這在歷史上也極為罕見,看不懂。不過,想想,炒作嘛,本來就是擊鼓傳花的龐氏游戲,何必多追究,只是苦了被提問的分析師了。
A股三十余年,投資者屢敗屢戰,“一贏二平七虧本”的格局始終未有打破,有人說是莊家太狡猾,有人說是融資太兇猛,我看主要還是投資者太想暴富,太愛炒作。
說起炒股票這個“炒”字,讓人聯想到廚師在爐灶上大火爆炒滿頭是汗的景象,但投資則恐怕更需要小火慢燉、耐心品味。一眨眼很多投資者已年過半百,很多人回首幾十年的炒股之路,酸甜苦辣盡在其中,但摸摸口袋卻收益寥寥。
真所謂“煤炭火電齊漲跌,百年罕見丟人現,投機莫問真出處,三十年來炒當先。”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