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灝:市場呈現出極強韌性
周三,受外圍股市影響,兩市股指雙雙低開,隨后震蕩走高,滬指午后成功翻紅,個股漲跌參半,漲幅9%以上個股逾130只。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4個交易日超過萬億元,突破2015年創下的歷史紀錄。
盤面上有幾點現象值得關注:一、新能源電力概念掀漲停潮。以中閩能源、節能風電為代表的風電、水電、核電等新能源電力相關個股掀漲停潮。
二、漲價化工板塊再度上漲。以氯堿化工、四川美豐為代表的漲價化工板塊再度活躍,多只個股漲幅超過5%。
三、白馬藍籌領跌兩市。以古井貢酒為代表的白酒板塊、以成都銀行代表的銀行板塊,為資金拋售的主要對象,領跌兩市。
四、成交量再破萬億元。兩市成交量11526億元,連續44個交易日破萬億元,創歷史紀錄。但較前一交易日萎縮14%,呈現持續萎縮態勢,說明臨近國慶長期,疊加近期外圍市場的大幅波動,節前效應開始顯現。
五、指數分化嚴重。中證500指數低開高走上漲0.79%,而上證50指數下跌1.25%,板塊分化較為嚴重。
消息面上,中秋假期外圍市場調整,但A股節后開盤首日保持了定力,呈現出極強的韌性。可見在宏觀流動性保持寬裕的情況下,短期風險擾動影響有限,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震蕩向上的態勢。首先,信用風險擾動下宏觀流動性維持寬松。節后首個交易日央行凈投放900億元,平抑季末波動,10月繳稅前夕資金面有望維持寬松,有助于整體市場情緒的穩定。其次,對于美聯儲9月Taper(收緊貨幣政策)的風險,央行9月初曾表態,中國貨幣政策空間比較大,并已經提前布局,前瞻性降低了全球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負面外溢沖擊。第三,國內金融風險一直在政策層監控和控制范圍內,部分房企債務違約風險不會引發系統性風險。第四,市場微觀資金充裕。三季度以來至9月18日,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6000億元,較整個二季度增長了18.51%。同時國內“房住不炒”疊加理財產品打破剛兌,類資產荒狀態延續,A股市場有望逐步承接居民資產配置的需求。
綜上,在歐美股市大幅震蕩的背景下,以新能源電力、漲價類化工品為代表的熱點板塊走強,形成較好的賺錢效應。雖然在外圍市場影響下,指數仍然存在波動的可能,但在宏觀流動性保持寬裕的情況下,短期風險擾動影響有限,市場有望繼續通過板塊輪動的結構性方式逐步走高。
(作者為中天證券經紀部業務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