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中報期資金活躍度增加
本周市場指數波瀾不驚,不過賺錢效應不錯,主要是中報期間,好壞消息不少,資金活躍度增加。
A股市場多年來有兩個時間段一般比較有利于操作,一個是八月、一個是四月,分別對應中報和年報,抱團的公司遇到好的報表,資金總是錦上添花,想著拉高出貨;而連續下跌的股票遇到一份垃圾報表,往往也會短期利空出盡,當然對于投資者來說,能靜心閱讀這些報表本身就是投資路上重要的一步。
有些人會說,財報都是披露了過去式,而且有些都是假的,有啥看頭?我想這是很多外行說的話。一般一份財報分十幾小節,從經營分析簡介、到股東管理人員情況、財務三表數據、到備查文件目錄,它既是對企業過去經營的總結,更是對企業未來判斷最好的依據,其中更有企業高層對行業發展的判斷,而很多人印象中的財報其實只是報表很小的一部分。當然一份報表少則百頁多則幾百頁,初看感覺枯燥,但想想能從中挖掘財富的寶藏,也就不覺得枯燥了,久而久之反而能品得津津有味,屆時投資也就輕松了然,市場或許也就成了你的提款機。
對于A股的投資一直有兩派,一派是近十年逐步流行的價值派,當然對于價值投資本身我一直堅信應當從閱讀開始,什么光談賽道、動輒講些理念、扣些帽子,我覺得這都是偽價值而已;另一派則是技術派,相信市場行為涵蓋一切有效信息,趨勢K線能說明一切。這兩派斗了上百年,也未分勝負。
在這里給有興趣的投資者推薦兩本書,一位是芝加哥大學的尤金法瑪寫的《有效市場假說》,講述了市場在怎樣的環境下是能夠有效運轉,形成有效的資本資產定價;而另一位是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在2000年出版的暢銷書《非理性繁榮》,書中準確預言了股市泡沫,更在之后預言了美國的地產泡沫破滅,而他的主要觀點恰恰是認為市場走勢不可預知,投資者完全非理性。
上述兩位經濟學大師是幾十年的對頭,吵了一輩子,不曾想這兩人在2013年共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真是世事弄人,但他們對于資本市場的一些觀點,很值得閱讀。
資本市場既是一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企業的一本發展史,更是一個人性的功利場,其中的酸甜苦辣參與者轉瞬皆能嘗遍,望你我能在資本沉浮中留點初心、留點清醒。
(作者為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