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新材料主線一直沒有變化
8月25日收盤后,友人問:“滬指已經收盤在60天均線上方,會繼續大漲嗎?”我第一個反應是有點發愣。滬指上一次摸到60天均線、3540點一帶就下跌了,這次60天均線下移到3526點,看起來是站上去了,但上一次3540點碰到以后很順滑地跌了150個點,這一次到3540點以后能跌多少個點?如果遠遠大于150點,那市場會再次去試探3312點的底。
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整個市場還是在我們已經重復了很多次的那一個箱體之內運作。市場從較大的格局來看,沒有絲毫的變化,變化的就是個股的漲漲跌跌,而且隨著市場進入下半年的這個區間,通常市場容易強化這種下跌的能量,有一部分個股跌了它就一直跌下去了。
市場仍然和以往一樣,整個市場盈利個股的集中度非常高,一方面整個指數不可能有大的上漲和下跌空間,只是在一個箱體之內來回運作,這種情景之下,市場集中資金針對一部分個股進行較為長期的炒作,這種炒作的初期可能有投資的意味,但是到了后期跟以往的消費股一樣,實際上比以往更加的投機。
但是整個市場的主線其實一直沒有什么變化,當春節后市場結束了長達數年的消費群體的漲勢之后,市場的主流實際上只有一個板塊,那就是泛指的新材料,無論鋰電,還是硅,或是電子材料,這其實也是我們在先進制造業當中跟國外先進水平最需要替代的一個方向。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場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只不過到了后期再正確的投資選擇也會變成投機的選擇,不過這也正是市場的魅力。證券市場,如果完全理性化那就不叫金融投機市場了。
為難的是,市場能夠持續盈利的參與者不多,不僅僅是散戶的問題,很多中大型基金也無法戰勝其實一點沒有上漲也沒有下跌的指數,尤其是較大資金往往不容易買到合適的安全的倉位,所以市場在矛盾中維持著反反復復的箱體,短期市場進一步上行的可能不大,市場可能又需要下跌一次完成一個板塊的炒作,從而啟動新的主流板塊,但是無論怎么做,市場始終圍繞寬泛概念的新材料和其原料在布局。而指數方面,上證50調整已久,好像處于調整尾聲的可能居多。
(作者為職業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