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君:關注景氣板塊滯漲機會
陳君君 專欄
主力資金依然偏愛景氣度更加確定的新能源、半導體等成長性板塊,在經濟增長放緩和流動性相對偏松的預期下,高景氣成長風格依然會是行情主線,只是在交易過熱后內部結構上可能出現分化,而那些估值相對便宜且業績穩定性不差的標的在調整至較低位置時或迎來布局良機。
本周市場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打壓一度大幅下挫,外資集體賣出及基金減倉或調倉使得權重白馬板塊明顯下跌,而隨著監管的有意呵護和市場恐慌情緒的消解,市場則再現報復式反彈,尤以光伏、鋰電池、半導體等成長性高景氣板塊為首,部分個股甚至創歷史新高。市場經歷短暫下殺后,風格分化的格局并未改變。
行業板塊中除電子、通信板塊小幅收漲外,其它板塊悉數下跌。電子板塊受益半導體行業高景氣韌性較強,通信板塊則因為業績景氣好而位置相對較低獲得追捧。食品飲料、消費者服務、房地產、非銀金融等板塊跌幅居前,主要系市場對相關行業基本面預期發生較大變動而引發了一輪集中拋售。市場賺錢效應仍集中在少數板塊中。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3400點失而復得,日線連收十字星,顯示下方支撐較強,但增量做多動能相對偏弱,且量能也未跟隨指數修復,預計以震蕩修復為主,需觀察阻力位突破情況;創業板指表現較為強勁,基本收回前半周的失地,指數重回短期均線上方,同樣量能未明顯恢復,預計仍將圍繞高景氣板塊展開修復,但修復力度或趨弱。
受到監管在教育、地產及互聯網等領域推出規范行業發展政策的影響,中概股及港股相關標的出現大幅回撤,引發市場風險偏好急轉直下,并造成了內外資共振式拋盤,繼而導致了市場的破位下探,而后監管出面呵護市場及風險釋放后市場預期修正,兩市再現反彈。后市來看,近期相關的行業政策出臺旨在提高社會公平度而降低資本過度追求效率帶來的負面影響,從長遠來說有利于規范行業發展和提高社會經濟總體發展質量,在度過陣痛期后,短期事件對市場的影響會逐漸弱化,行情的發展會回到原有的軌道上,對于投資周期較長的投資者而言,順應政策方向是未來中長期內最重要的宏觀趨勢。而短期疫情及自然災害對國內外經濟的沖擊尚處于可控范圍內,或難以對市場繼續形成系統性的沖擊。海外流動性環境仍相對寬松,美聯儲利率決議維持當期利率及QE規模不變。
市場特征方面,主力資金依然偏愛景氣度更加確定的新能源、半導體等成長性板塊,在經濟增長放緩和流動性相對偏松的預期下,高景氣成長風格依然會是行情主線,只是在交易過熱后內部結構上可能出現分化,而那些估值相對便宜且業績穩定性不差的標的在調整至較低位置時或迎來布局良機。
(作者為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