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君:指數下行風險或有限
陳君君 專欄
滬指在3500點和半年線上方支撐強勁,在預期波動較大的階段仍保持韌性,預計下行風險有限,或進一步企穩回升;創業板指續創反彈新高,短期走勢依然偏強,但周內日線收多個十字星,分歧也在逐步加大。
本周市場波動幅度較大,除少數中小盤指數下跌外,兩市主要股指重心均有所上移,價值和成長風格一度切換,但最終依然是成長勝出,大盤股似有企穩跡象,共同助力指數保持強韌性。北向資金流入流出切換頻繁,且資金規模較大,總體呈凈流入。
行業板塊多數上漲,其中鋼鐵、食品飲料、石油石化、煤炭、計算機等板塊漲幅居前,大宗商品價格回暖、中報業績預期好轉及產業政策正向催化等因素推動相關板塊明顯走強。汽車、電子、國防軍工、地產等板塊跌幅居前。短期上漲后行業景氣度分歧增加使得相關板塊有所走弱。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在3500點和半年線上方支撐強勁,在預期波動較大的階段仍保持韌性,均線及其他指標重回多頭排列,預計下行風險有限,或進一步企穩回升;創業板指續創反彈新高,短期走勢依然偏強,但周內日線收多個十字星,分歧也在逐步加大。
市場受到超預期全面降準利好刺激,風險偏好有所提升,股指繼續上揚,但對海外及國內貨幣政策預期混亂及A股市場結構性擁擠使得指數上行較為猶豫,期間市場呈現較大波動。
后市來看,海外部分經濟體受變異毒株的影響單日新增病例有所抬頭,市場對海外經濟復蘇進程存在一定擔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仍然認為再創新高的美國6月通脹是暫時性的,勞動力市場的復蘇還遠未完成,美聯儲尚不急于縮減資產購買。總體來看,海外市場流動性預期是相對穩定的偏松狀態,但市場或不會對高企的通脹視而不見,指數層面的波折反復不可避免。
國內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取向不變,短期的超預期降準有利于穩定總體風險偏好,但也難以大幅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從6月相對強勁的經濟數據來看,降準更多是對結構性和臨時性問題的反應,而非總量上的整體轉向。若沒有進一步的政策信號釋放,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預期或得到一定修正,但經濟復蘇放緩的總體判斷仍然不變。
市場特征層面,資金依然聚焦高景氣的新能源板塊,對于部分超跌板塊也有短期博弈性行為,在流動性和基本面均沒有明顯利空的背景下,市場大概率延續結構性的修復行情,隨著中報業績預報的漸次披露,屆時相關受益的板塊會有所切換。策略上,建議在寬幅波動期仍然以低吸高景氣板塊和估值相對低位而景氣超預期的板塊作為主要配置方向。
(作者為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