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君:等待信心修復注重結構
陳君君 專欄
A股市場表現頹勢,更多源自內部結構性高估和技術上的殺跌因素,市場已步入存量博弈和觀望的偏弱狀態,指數層面的整體性反彈難以見到,但臨近一季報和年報的密集披露期,部分業績持續高增但股價超跌的個股有望迎來修復性結構行情。
本周市場先揚后抑整體呈震蕩下行走勢,滬指跌幅略大但未觸及前低,創業板指跌幅較小但創近期新低,流動性擔憂下估值風險進一步釋放,兩市漲少跌多,且行情大多集中在位置偏低且存在題材催化的板塊個股上,成長和周期風格表現都相對偏弱,投資者整體的信心低迷并未緩解。
行業板塊多數下跌,其中鋼鐵、有色、石油石化、基礎化工、新能源等板塊跌幅居前,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導致順周期板塊出現補跌行情,市場對經濟恢復力度的擔憂也是一大因素,計算機、紡織服裝、傳媒、環保公用板塊漲幅居前,多為事件題材驅動板塊上行。
技術上,滬指5日及10日均線始終處于糾纏狀態,且滬指收盤位于5日均線下方,創業板指走勢相當,目前位于5日均線下方,且下方已經逼近年線,兩市成交量能持續收縮,反彈不會一蹴而就,預計仍以震蕩整理為主。
在上周短暫反彈后由于缺乏增量利好且市場信心受到地緣政治擾動、疫情反復及流動性收緊等因素的擾動,市場繼續展開了小幅調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及美元走強對市場也有一定拖累。
后市來看,拜登政府拉攏其盟友,并且與中國的外交模式重回基于傳統政治問題的博弈,短期對市場信心形成擾動,中長期預計影響相對有限。美聯儲宣布補充杠桿率(SLR)豁免政策月底到期后不再延續,美債收益率曾一度調升,但美股表現已趨于鈍化,美債收益率近期則有所回落,在突破1.7%后,美債利率上行壓力將明顯放緩,因此需更多關注國內的政策利率及相關操作。央行行長易綱表示,國內貨幣政策空間充足,結構上的寬松支持政策退出言之尚早,且國內通脹水平相對溫和,國債收益率的持續下行一定程度也是市場對經濟和通脹快速上行預期的修正。
A股市場表現頹勢,更多源自內部結構性高估和技術上的殺跌因素,且隨著成交量的收窄和增量資金入場的節奏放緩,市場已步入存量博弈和觀望的偏弱狀態,指數層面的整體性反彈難以見到,但臨近一季報和年報的密集披露期,部分業績持續高增但股價超跌的個股有望迎來修復性結構行情。策略上,謹慎追高,可自下而上布局行業景氣向好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個股。
(作者為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