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君:近期或逐步震蕩企穩
陳君君 專欄
市場重心繼續下移。北向資金本周小額凈流出,南向資金整體呈凈流入。資金進一步從抱團股中撤離。滬指圍繞60日均線反復波動,指數依然堅守在3500點上方,但支撐力度有待考驗,后市需觀察關鍵位置支撐力度,預計近期將逐步震蕩企穩。
本周兩市寬幅震蕩、漲跌交替,且整體上漲幅度小于下跌幅度,導致市場重心繼續下移,滬指在部分低估值順周期板塊的支撐下相對抗跌,創業板指在新能源等新興成長板塊的拖累下大幅下跌,抱團股現進一步瓦解態勢,順周期風格內部也發生了明顯切換。北向資金本周小額凈流出,但交易日之間流入流出切換較為頻繁,南向資金整體呈凈流入。
行業板塊漲跌參半,鋼鐵、煤炭、環保及公用事業、銀行板塊漲幅居前,周期資源品持續上漲因自身低估值及相關大宗商品期貨連續上漲,環保板塊受“兩會”政策預期刺激集體爆發,銀行板塊則因貸款利率上行帶來基本面改善的邏輯而大幅走高。食品飲料、醫藥、新能源及家電板塊繼續領跌市場,資金進一步從抱團股中撤離。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圍繞60日均線反復波動,指數依然堅守在3500點上方,但支撐力度有待考驗,創業板指進一步下探,險守半年線,隨著高位股的持續走低,兩市成交量有所放大,短期指數均觸及重要均線,后市需觀察關鍵位置支撐力度,預計近期將逐步震蕩企穩。
美債收益率在前期創反彈新高后處于高位震蕩狀態,使得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并未消失,而大宗商品的繼續漲價則推動了行情的結構切換,高位抱團股的進一步大幅殺跌也是市場情緒走弱的主要原因。
后市來看,疫苗接種率的繼續提高增強了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期限溢價的擴大是推動美債實際利率擴大繼而推高名義利率的主要原因,但實際需求的恢復并沒有出現迅速好轉,美國2月就業數據依然略低于此前預期,表明市場更多反映的是較為強烈的通脹預期,本質上是大規模刺激下的貨幣效應主導了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短期經濟復蘇和通脹高企的預期將繼續影響市場的投資風格,高估值資產的修復需要較長時間,等待美債實際收益率逐步企穩后市場的風險釋放或才能告一段落。
盡管貨幣政策邊際收緊是比較明確的趨勢,但國內經濟恢復進度依然較慢,央行的貨幣政策大幅轉向的概率仍較低,在此背景下,市場整體性下探的空間和下跌斜率最大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但高波動性的特征或會延續。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和國內外制造業補庫存,相對低估值的順周期板塊如有色、化工、能源、建筑、銀行、保險、航空等行業仍具有修復空間,策略上注重結構性的機會。
(作者為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