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君:減少追高 關注估值合理
陳君君 專欄
年初以來爆款基金持續發行,超額申購頻現,反映場外資金入場意愿較強,對于市場的流動性將有明顯支撐,市場整體難有持續下行空間,盡管中長期內龍頭抱團趨勢未變,但建議投資者減少追高,可逢低關注估值合理、景氣上行的公司。
本周市場在橫盤后選擇向上突破,滬深兩市主要股指均創此輪行情新高,前期抱團有所松動的藍籌股止跌回升,低位的滯漲板塊及個股全面復蘇共同助力指數上行,創業板指表現更強。北向資金本周延續凈流入趨勢,南向資金流入規模創歷史新高,多路資金選擇增配估值性價比略高的港股。
行業板塊多數收漲,消費者服務、建筑及非銀金融板塊跌幅居前,主因疫情擾動及資金關注度相對欠缺,石油石化、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計算機、基礎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部分化工品價格持續上漲驅動細分行業龍頭景氣預期上行,新能源板塊在調整一段時間后依賴于自身的高景氣迎來修復,計算機行業低位補漲特征明顯,其他如煤炭、有色等傳統周期板塊也錄得較大漲幅。在賺錢效應的引導下,兩市或延續震蕩上行行情,但量能方面的背離也需給予關注。
經濟數據驗證基本面仍處于持續復蘇階段,爆款基金連續發行帶來充裕的微觀流動性,海外政局趨于穩定提振風險偏好,年報業績預告超預期等因素共同催生了市場的再度突破行情。
后市來看,拜登正式入主白宮,有望為市場帶來一段時間的穩定預期,1.9萬億美元的新一輪財政刺激法案、財政預算及相關產業政策將成為關注焦點,總體上影響偏積極,但不可忽視的是受限于疫苗產能,疫情在一季度仍可能造成對歐美等經濟體的復蘇的沖擊,潛在的擾動不可避免。
國內經濟全年增長符合預期,經濟內生復蘇的趨勢不會變,但隨著疫情的風險升溫,多地提倡就地過節或進一步抑制仍處于弱復蘇階段的消費,部分板塊業績或受損,繼而使得市場的偏好難以系統性提升。節前的宏觀流動性保持平穩,短期不會對貼現率形成明顯掣肘,而微觀流動性是決定此輪行情的短期關鍵變量,年初以來爆款基金持續發行,超額申購頻現,反映場外資金入場意愿較強,對于市場的流動性將有明顯支撐,市場整體難有持續下行空間,但從后續建倉角度看,機構或可能逐步切換倉位以及增配估值性價比更高的板塊,從近期估值相對低位的板塊補漲及南向資金增多可見一斑,盡管中長期內龍頭抱團趨勢未變,但短期行情擴散的進程或沒有走完,在標的選擇上,確定性的業績超預期要比估值更為重要,建議投資者減少追高,可逢低關注估值合理、景氣上行的公司。
(作者為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