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銀匯理基金經理廖凌:流動性驅動仍在 基本面改善可期
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數整體震蕩偏弱,全球資產價格建立在“弱美元”敘事邏輯之上,新興市場股指持續跑贏全球,美股科技、A股創業板和恒生科技等成長屬性的資產占優。
進入10月份以來,上證指數突破多年新高后轉入震蕩,投資者對于本輪非“即期基本面”驅動的牛市信仰出現動搖,市場整體波動率加劇、高低風格切換更加頻繁,前期表現出色的強勢板塊尤其是科技成長類資產出現顯著下跌。
中國權益資產的牛市已 “棋至中盤”,低估值修復帶來的第一波“賠率”機會體現得較為充分,后續投資者將更為關注基本面變化帶來的“勝率”機會。下一階段,市場的核心關切將更聚焦上漲驅動力的變化:即由寬松流動性和遠期“宏大敘事”驅動的牛市行情是否趨于尾聲?市場能否切換上漲動能,進入由基本面驅動的“行穩致遠”牛市?
從流動性和資金面來看,A股仍處于“下有底上有彈性”階段。7月開始,存量加倉是最主要的增量資金,市場融資融券余額攀升至2萬億以上,顯示市場熱度持續攀升,但融資市值和融資交易占比并未快速上升,市場遠未到“狂熱”階段,保險等中長線資金仍在持續配置權益,保障股市存量流動性的“下限”。
與此同時,場外資金仍保持相對克制和冷靜:其一,從開戶數和公募發行來看,外部增量資金并沒有出現大規模 “存款搬家”跡象,僅有“固收+”基金出現放量,對于權益的配置比例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二,外資并未顯著增加對中國股市的配置,聯儲降息背景下更青睞黃金、工業金屬和數字貨幣等非美元資產。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中國股市的流動性將從存量驅動轉為增量驅動,外資流入和居民財富搬家是后續兩大主力。今年下半年至2026年,隨著固收理財陸續到期后收益預期大幅下降,存款搬家蓄水池的水位存在進一步提升可能,助推A股進一步上行。此外,隨著聯儲降息通道的開啟、人民幣相比美元升值預期提升,中國資產在被嚴重低配的背景下有望重獲外資增配。
更重要的是,企業盈利基本面具備“看漲期權”,使得本輪牛市更加“行穩致遠”。從中報業績來看,上市公司ROE在底部穩住后開始蓄勢,并出現結構性改善的積極信號。值得重視的是,上市公司的“杠桿率”逐漸穩定,結束了2020-2024年的連續去杠桿周期,這是微觀企業信心轉向積極的信號之一。此外,盡管目前資產周轉率仍對ROE形成較大拖累,但隨著新一輪“反內卷”政策的推進,供需失衡的狀況有望得以緩解。宏觀方面,PPI跌幅持續收窄、工業企業盈利能力低位修復,為下一輪盈利擴張周期打下堅實基礎。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中國權益資產走牛的基礎并未發生改變:其一,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美國政府關門交易”持續時間超預期等因素推動美元走弱,新興市場流動性仍然寬松;其二,全球制造業周期修復帶動出口預期強化,結合中國“反內卷”政策,推動A股盈利周期修復;其三,中美AI產業趨勢加速、銅金銀鈷稀土等金屬供給邏輯延續、固態電池機器人等新產業催化不斷,周期和科技成長搭臺的景氣主線支撐結構性機會不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