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賦能,智慧養殖: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的綠色振興之路
秋風起,蟹腳癢。大閘蟹作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珍饈佳肴,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在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大潮中煥發出新的生機。陽澄湖大閘蟹,以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養殖歷史,成為行業標桿。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以金融力量賦能陽澄湖大閘蟹產業,推動傳統養殖邁向綠色智慧,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陽澄湖的波光里,藏著中國鄉村密碼。這里,大閘蟹不僅是美食符號,更是生態、經濟與金融協同發展的生動寫照。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運用金融之筆,在“湖光蟹影”間繪就了一幅綠色智慧養殖的錦繡畫卷。截至9月末,該行服務綠色企業客戶超1000戶,綠色貸款余額超1600億元,覆蓋節能環保、清潔生產、轉型升級等各領域,榮獲江蘇省綠色金融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貸”動蟹塘智慧改造
陽澄湖的大閘蟹養殖,正經歷一場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深刻變革。在陽澄湖鎮的高標準池塘里,微孔增氧系統、精準投喂、獨立進排水設計、三池兩壩尾水區等一系列智慧養殖設施設備讓水質更優、蟹生長得更好,尾水實現零污染排放。這背后,是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的6000萬元貸款,為蘇州市陽澄湖現代農業園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送來的“及時雨”。
資金的注入,不僅讓養殖池塘完成升級改造,還助力企業引進先進養殖技術,提升數字應用水平。“陽澄湖1號”新品種得以保種擴繁,為陽澄湖大閘蟹產業注入新活力,這不僅是養殖技術的進步,更是生態養殖理念的全面落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低碳減排指標,擦亮了陽澄湖大閘蟹的金字招牌。
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的金融支持,讓陽澄湖大閘蟹的養殖從“靠天吃飯”走向了“科技引領”,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每一滴水的循環利用,每一只蟹的健康成長,都映射出綠色金融的光芒。
“鏈”通產業上下游
陽澄湖大閘蟹的產業鏈,從蟹苗培育到餐桌消費,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的支持貫穿始終。該行圍繞大閘蟹全產業鏈,為養殖戶、加工企業、銷售商家及農家樂等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針對蟹苗培育和水域生態養護等環節,該行推出支持蟹農的“裕農快貸”純信用貸款產品,提供最高50萬元無抵押融資,配套養殖技術保險、價格指數保險,降低自然風險與市場波動對養殖戶的影響。在銷售方面,該行積極支持陽澄湖大閘蟹建立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模式,為2000余家大閘蟹市場主體提供信貸資金,助力其更好地整合銷售路徑,擴大銷售半徑,讓陽澄湖大閘蟹走向全國甚至走出國門。2024年陽澄湖大閘蟹銷售額超8億元。
同時,該行還大力支持大閘蟹產業與文旅的深度融合,為農家樂、民宿提供信貸支持及結算服務,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近幾年,位于陽澄湖中心的蓮花島成了熱門“打卡地”,2024年全年,到陽澄湖鎮的游客達23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8.4億元。

“金”準助力開啟新征程
該行通過服務陽澄湖大閘蟹綠色智慧養殖等產業,探索出一條助力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進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廣度和深度。該行以蓮花村、消涇村為試點,根據客戶村務治理、環境監控等日常管理需求,重點建設了以數字云村為基礎的整村數字化治理體系,利用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提升鄉村管理效率。同時,該行積極參與陽澄湖鎮的鄉村振興項目,累計授信1.2億元,支持包括大閘蟹交易市場改造等項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運營質效。此外,還通過裕農優品惠農助銷,推廣村民金字招牌農副產品,下沉“勞動者港灣”至村委黨群服務站,豐富便民惠民服務。
陽澄湖畔,大閘蟹產業的綠色智慧養殖之路正徐徐鋪展。從養殖基地的改造升級到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支持,從鄉村數字化治理到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建行的金融服務如同涓涓細流,潤澤著陽澄湖的每一個角落。
下一步,建行蘇州陽澄湖支行將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持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陽澄湖大閘蟹行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支持,以金融力量推動鄉村振興,讓陽澄湖大閘蟹的美名傳得更遠更長,讓鄉村的未來更加美好。
建設銀行蘇州分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