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出海浪潮加速演進,富國醫藥精選QDII10月9日正式發行
2025年以來,中國創新藥出海加速推進,License-out交易呈現爆發式增長。據Insight數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BD交易總額達635.5億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其中單筆超10億美元交易達16筆。市場信心得到有力提振,創新藥板塊表現亮眼。在此背景下,富國基金推出富國醫藥精選QDII(A類:025654,C類:025655),由醫藥投資“全能手”趙偉執掌,專注境內外創新藥投資,10月9日正式發行。
創新藥投資價值凸顯,產業步入高景氣長周期
當前,創新藥板塊迎來政策、出海與業績三重利好共振,行業高景氣度持續確認。
首先,政策層面實現根本性轉變。2024年,創新藥首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7月,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條舉措,標志著創新藥進入“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階段。開源證券分析認為,第十一批集采通過規則優化避免惡性低價競爭,“集采非新藥、新藥不集采”原則為創新藥劃出清晰政策安全邊界。
其次,創新藥出海交易呈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上半年,中國License-out交易達72筆,總金額較2024年全年高出16%。Insight數據顯示,BD交易總額占全球交易額40%,彰顯中國藥企強勁研發實力與全球競爭力。
第三,創新藥行業迎來業績拐點。2025年中報顯示,A股84家創新藥企營收1859.23億元,同比增長7.26%,歸母凈利潤增長94.72%;港股32家創新藥企營收421.30億元,同比增長10%,持續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440%。創新藥放量驅動行業從“估值修復”邁向“業績兌現”。研發投入持續高增,Citeline數據顯示,我國藥物研發占全球份額30%,擁有1775種FIC管線,全球占比超19%,推動形成“營收—投入—管線—增長”良性循環。
境內+境外布局醫藥優勢顯著,A股港股互補聯動
在創新藥投資熱度持續攀升的背景下,單一市場布局難以完全把握投資機遇。A股與港股作為中國創新藥發展的“雙引擎”,各具特色,優勢互補。
A股市場匯聚眾多硬核科技醫藥企業,科創板聚集了一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實力雄厚的創新藥企。A股投資核心優勢在于完善的產業鏈覆蓋和深度價值挖掘空間,投資者可布局已實現商業化落地、產品管線豐富、盈利能力釋放的成熟型創新藥企,享受創新藥全成長周期紅利。
港股市場憑借國際化環境和包容性上市制度,成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首選。2019年以來,累計超9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市場上市,形成豐富標的池。港股創新藥板塊純度更高,生物科技與藥品市值占比超七成。在美聯儲降息預期背景下,港股對流動性改善更為敏感,創新藥等成長行業估值修復彈性更大。
布局創新藥首選主題QDII,富國醫藥精選打造跨境工具
面對創新藥歷史性機遇,普通醫藥主題基金因投資范圍限制,難以完全覆蓋A股和港股優質標的。富國醫藥精選QDII突破此瓶頸,為投資者提供更全面、前瞻的創新藥投資工具。
與普通港股通基金僅能投資86只港股通醫藥標的(占港股醫藥板塊32%)不同,該基金作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可投資港股通以外稀缺標的。截至2025年9月16日,恒生醫療保健行業成份股中非港股通標的占比達68%。此靈活性使基金能夠前瞻布局潛在納入港股通企業,把握“入通”帶來的流動性提升與估值重構機遇。更獨特的是,基金具備參與港股IPO及基石投資資格。2019年以來,港股醫藥IPO平均回報率在各行業中位居前列,此為一二級市場基金無法實現的獨特優勢。
富國醫藥精選QDII由趙偉執掌,其擁有14年證券從業經驗、近8年投資管理經驗,具備“實業+金融”復合背景,曾任職于葛蘭素史克。獨特經歷使他對醫藥行業研發脈絡、商業模式和邊際變化有超越常人的理解。趙偉投資風格鮮明:專注成長、精選個股、持股集中、淡化擇時。以其管理的富國精準醫療為例,2025年半年報顯示,組合生物醫藥行業占比100%,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超75%,股票倉位穩定維持在93%以上,展現深度聚焦成長性行業、敢于重倉優質成長股的特質,同時保持低換手率與長期持有策略。
業績表現印證投資能力。截至2025年9月12日,趙偉在管的4只產品近1年漲幅全部超過69%,展現出強勁且可持續的阿爾法挖掘能力。其中,富國醫藥創新A近1年收益率高達105.0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64.59%,超越業績比較基準40.49個百分點;富國科創板兩年定開近1年回報率達100.26%,同期基準收益率為67.30%,同樣大幅戰勝同期業績比較基準。
中國創新藥正從“跟隨者”邁向“全球定義者”。在政策支持、業績兌現與出海加速共振下,創新藥板塊有望成為長期配置核心。富國醫藥精選QDII(A類025654/C類025655)恰逢創新藥產業發展黃金窗口期,通過A股、港股(含非港股通)多市場布局,依托趙偉深厚醫藥投研功底,為投資者提供高效便捷投資工具。基金于10月9日正式發行,值得重點關注。蘇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